高中作文700字: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榮譽(yù):“雙十”之星期末檢測金星獎格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出處:《左傳》釋義:犯了錯誤之后能及時改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改過就是改正過失和錯誤,這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種道德修養(yǎng)。孔子說過:過而不改,是謂過也。子路說:聞過則喜。而荀子亦曰: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我最喜歡的格言是出自《左傳》中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即使是圣賢,也會犯錯誤,但犯了錯誤及時改正,就是件極好的事情。這句話源于一個歷史故事:春秋時,晉靈公濫殺無辜,臣下士季進(jìn)諫并要他改正。
靈公表示:我知錯了,一定要改。士季高興地說: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很遺憾的是,晉靈公并未實現(xiàn)諾言,自己也被刺殺。但是,歷確有因能改過而成就大業(yè)的君王。楚莊王剛登基時,迷戀酒色,日夜在宮中飲酒取樂,后來臣下用“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故事來啟發(fā)他,并以死相勸。終于使他決心改正錯誤,認(rèn)真處理朝政,立志圖強(qiáng),楚國終于強(qiáng)大起來,吞并了周圍諸多國家,而楚莊王自己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歷,君王聽取諫臣之言,改過而使國家強(qiáng)盛的例子不計其數(shù),而不改過,卻會成為一個亡國之君。
商朝最后一個王――商紂,他文過飾非,自以為有權(quán)有勢,有上天保佑,不僅不思悔改,反而將諫臣挖心碎肉,慘無人道,他最后也沒得到好結(jié)果,周朝大軍攻占朝歌之時,他自焚于鹿臺之上。而隋煬帝,也恃才自傲,當(dāng)臣下批評他不顧百姓勞苦大修長城時,他卻將其賜死,這個昏君,也落得個國破家亡,被縊死的下場。改過是對自己行為的積極修正,所以是值得贊揚(yáng)的事。有了過錯,卻不思改過,那就是錯上加錯!叭藷o完人,金無足赤!泵總人都有缺點,但如果你勇于改正自己的缺點,那么缺點就會變成優(yōu)點。做為一個新世紀(jì)的中學(xué)生,我們應(yīng)該繼承古人知錯就改的傳統(tǒng)美德,別害怕犯錯,更可怕的是犯了錯誤之后不能勇于改正。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勇于改正,才能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完善自己的道德,才能在事業(yè)上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