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00字4篇
20xx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中央電視臺9月1日播出《開學第一課》。主題為先輩的旗幟,將圍繞長征精神,敘述長征的動人故事。本文是20xx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00字,歡迎閱讀。
20xx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00字1
長征是舉世無雙的,也是中國革命的傳奇。為了避開蔣介石的一次次追殺,紅軍不得不選擇這條漫漫的征途,以紅一方面軍為例,長征路上走了368天,其中15天打大杖,235天白天行軍,18天夜里行軍,休息44天,平均走365里休息一次。每天平均行走74里,爬過18座山,其中5座是終年積雪的大山,渡過24條河流,經過了11個省,占領過62個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的包圍,通過了6個少數(shù)民族居住區(qū)。看到了這一個個驚人的數(shù)據(jù),可想而之,這段征途是多么的艱難。
書中第二十二章有一段是這樣寫到的:對于體弱和有傷的人來說,空氣稀薄格外令人難受。據(jù)姬鵬飛回憶,當時無法看護病人,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他們送下山,可是誰也沒有力氣這樣做,往往還沒有送到低處,他們就犧牲了。他們常常死在衛(wèi)生員的把他們拉起來的時候。姬鵬飛說:“犧牲的人太多了,天氣太冷,有些是凍死的,有些人根本喘不上氣來。”讀這段時,仿佛那些紅軍一個個犧牲的畫面又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對英雄紅軍這種爬雪山,過草地,歷經千難萬險的大無畏精神欽佩不已。紅軍戰(zhàn)士們不怕困難,為了革命理想,不管白天黑夜,不停的前進著,堅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建黨90周年,祖國在我心中,黨也在我的心中!
20xx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00字2
《我的長征》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影片通過長征親歷者王瑞老人的回憶,講述了紅軍在長征途中翻雪山、過草地、解救貧苦百姓、飛奪盧定橋等一系列英勇事跡。
影片中的一幕幕場景使我記憶深刻,遵義會議后,正是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紅軍才能擺脫敵人的一次次圍剿,紅軍知道了自己往哪里走——向勝利的方向走;瑞娃子和他的姐姐通過以誠待人的我軍民族政策取得了彝族同胞的信任。而為了能夠搶渡瀘定橋,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辛,日以繼夜趕赴目的地,紅軍組織的突擊隊,攀著鐵索橋,冒著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勇敢頑強的向前沖,最后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墻,為他們身后千萬個紅軍戰(zhàn)士順利通過瀘定橋鋪平了道路。一個個赤血男兒懷著革命的激情和對革命勝利的渴望,克服重重困難使國家轉危為安。敵人的槍炮是猛烈的,卻始終打不倒戰(zhàn)士們勇敢的心,自然條件是惡劣的,但依然撼不動他們對革命勝利的憧憬。為了革命,他們甘愿獻身,為了新中國,他們不懼死亡,他們用熱情和鮮血締造了中國革命的輝煌明天。
沒有氣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長征的勝利是不可想象的。紅軍指戰(zhàn)員在長征途中表現(xiàn)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yè)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表現(xiàn)出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xiàn)出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些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偉大的精神支柱,偉大的精神推動著偉大的事業(yè)不斷邁向新的征程。
早在建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誡我們:“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中國搞四個現(xiàn)代化,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后,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那種認為現(xiàn)在物質條件改善了、不再需要艱苦奮斗的想法,是完全不對的,F(xiàn)在我們處在和平環(huán)境之中,主要任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我們今日為之奮斗的建設事業(yè),是老一輩革命家開創(chuàng)的革命事業(yè)的繼續(xù)。實現(xiàn)中國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不斷地發(fā)揚長征精神,發(fā)揚黨的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
當前,再也不需要我們去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但是,在和平的建設年代,特別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期,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實現(xiàn)這個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這是新的偉大長征。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氣魄豎起了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斗爭精神也將靠我們這些后世子孫去延伸,我們只有從發(fā)奮學習,做一個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
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偉大的長征精神,我們不能忘記這種精神,要時刻牢記這種精神,更要繼承偉大的長征精神并將其發(fā)揚光大!我們要將長征精神作為我們的精神支柱,取得我們個人的長征的勝利,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的征程的勝利!
20xx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00字3
今天,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觀看了電影《我的長征》。影片講述了長征經歷者王瑞老人回憶在長征時與敵人進行的殊死拼搏的戰(zhàn)斗歷程。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內容,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教育課。影片中硝煙彌漫,腥風血雨的場面讓我受到深深的震撼;紅軍戰(zhàn)士在征途中面對饑寒交迫,爬雪山,過草地的頑強精神讓我熱血沸騰……
這部影片中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片段是我最難忘的一個戰(zhàn)斗場面。紅軍要經過橋面只剩十三根鐵索,橋下水流湍急的瀘定橋,他們不退縮;面對敵軍的槍林彈雨,他們不畏懼,憑著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鋪開了前進的道路。
紅軍戰(zhàn)士這種面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所缺少的嗎?今天的我們,已成了籠中鳥,室中花,經不起磨練,遇到一點點困難就畏縮,甚至逃避。在這些令人肅然起敬的紅軍戰(zhàn)士面前,我們應該感到羞愧!
我想,今天我們已不需要再去飛奪瀘定橋,不需要再去四渡赤水河,但長征精神不能丟,要讓它永駐人心,發(fā)揚光大。革命先烈用血肉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繼承發(fā)揚這可貴的紅軍精神,才能去迎接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的挑戰(zhàn)。在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讓我們向可敬可愛的革命先輩敬禮!
帶著崇敬,帶著感動,我走出了影院,毛澤東主席的《七律·長征》在我耳邊響起: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岸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20xx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00字4
毛主席說過:“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歷史上曾經有過像我們這樣的長征嗎?12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個人的兩只腳,長驅2萬余里,縱橫12個省……”沒錯,這正是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子孫后代引以為驕傲的。長征,一首壯麗的詩篇講述一段震驚中外的歷程,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讓我永遠銘記在心。
還記得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用自己的生命鑄造了新中國嗎?他們那種英勇抗敵,為國捐軀,堅貞不屈的精神,不正是中華民族的長征精神嗎?
還記得“航天英雄”楊利偉叔叔嗎?“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后,當國家領導人授予他最高榮譽時,楊利偉叔叔面對鮮花和掌聲,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感謝祖國和人民對我的培育,這個最高榮譽應該屬于祖國,也屬于人民,更屬于千千萬萬個為航天事業(yè)作出貢獻的人。”的確,這個最高榮譽來之不易,它需要良好的專業(yè)素質和堅實的文化基礎。楊利偉叔叔這種”為了祖國不惜一切代價”的精神,不正是中華民族的長征精神嗎?
還記得四年級時,我非常想參加作文競賽,可當時我的作文就像白開水一樣,平淡無味。我深知成功不是一步登天,它需要汗水的澆灌,所以,我決心苦讀。于是,每天晚上當別的同學早已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而我卻依然坐在書桌前,時而凝神苦讀,增加自己的課外閱讀量;時而凝視窗外,感受書中形形色色的事情;時而奮筆疾書,摘錄好詞好句……終于有一天,同學們告訴我:我的作文獲獎了。我成功了,是的,我應該高興,因為我這么多天的努力終于得到了驗證了,我終于在作文競賽中爭得了一席之地。這難道不是中華民族的長征精神嗎?
長征精神永駐我心!讓我們乘著中華民族長征精神的小舟,揚起長征精神的風帆,進行新的“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