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作文
開學第一課_第1篇:
15年前,她收養(yǎng)了她,給了她一份無私的母愛,一個溫暖的家。3年后,她癱瘓在床,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全部的重任,也同樣用無私的愛照顧了她12年。她們就是孟佩杰和她的養(yǎng)母劉芳英。
“別說不是我親生的,就是親生的也做不到這一點……”這是劉芳英的感慨。仰臥起坐每天200個,伸腿每天240次,捏腳每天30分鐘。這樣的動作別人也許一天也堅持不了,而孟佩杰卻堅持了12年。從8歲起她就自已一個人買菜,一個人做飯,一個人挑起家中全部的家務,每天都要忙到晚上9點鐘,這是我們現(xiàn)在任何一個15歲的初中生都難以做到的。但她卻一直都是幸福的,是親情讓她幸福,是感恩讓她幸福,是奉獻讓她幸福。
主持人曾問過佩杰她的幸福是什么,佩杰不假思索得回答道:“只要媽媽每天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那就是我的幸福。”
是啊,只要自己所愛的人幸福那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其實幸福并不是奢侈品,只要你留心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也經(jīng)常與幸福相伴。小時候,我就把幼兒園里老師獎給我的糖果和媽媽一起分享,看著媽媽把那顆再平常不過的糖果當作稀世佳肴來品嘗時,我發(fā)現(xiàn)了幸福;長大后,一次母親節(jié)那天我用自己的零花錢為媽媽買了兩朵玫瑰,看著媽媽一邊笑著一邊將那兩朵玫瑰插進她心愛的花瓶時,我體會到了幸福;現(xiàn)在的我,為了經(jīng)?吹搅藡寢屝腋5男δ槪揖蜁谝归g多看一會兒書,多做一些練習。努力地在學習上爭取更好的成績,因為親情我懂得了如何感恩,如何把握住幸福……
弗洛姆曾經(jīng)說過:“人并非為獲取而給予;給予本身即是無與倫比的快樂。”付出得越多,得到的幸福和快樂也就越多。也就是因為這樣,佩杰才會懷著感恩的心用12年無私的愛與奉獻來回報養(yǎng)母對她的3年養(yǎng)育之恩。也就是因為這樣,才讓我漸漸明白什么才是幸福。
幸福需要親情;幸福需要感恩;幸福需要奉獻!
開學第一課_第2篇:
在這天的晚上,我看了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并且感受頗多。
這個節(jié)目主要詞即是——夢想。許許多多的人都擁有自己的夢想,無論是電影明星李連杰,還是商業(yè)奇才馬云,還是一些平凡中為了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年輕人,只要擁有夢想,就有了目標,就去奮斗。
我們的一生有許許多多的夢想,其中有一部分可以實現(xiàn),而有一部分是用不可實現(xiàn)的,我們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就像一個光點,深深的吸引這著你,讓你跟著目標去奔跑,讓你隨著夢想去拼搏,而不是漫無目的的生活。我們應該確定一個夢想,然后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而不是應該迷茫的選擇理想,然后四面八方的奔波。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作家。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寫,喜歡上了書。直到現(xiàn)在,我依然很佩服寫書的作家,她們的文筆讓我很敬佩。我很想像她們一樣,投稿,然后發(fā)表,然后擁有自己寫的著作。有了夢想,我就應該向自己的目標去努力。我們要為實現(xiàn)夢想而去拼搏。
“我的夢,中國夢。”當我們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我們就要向著為國爭光的方向而努力。就像周恩來小時候立下的志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就是一個“我的夢,中國夢”的例子。我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還要為我們的國家去努力,去進取。
看這次開學第一課,我感受頗多。
開學第一課_第3篇:
昨晚,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是王小丫主持的,《開學第一課》一共有四節(jié)課,一班的班主任是于丹,他們班的主題是:愛是分享。我覺得這個主題取的很好,因為愛是分享給別人的,愛是快樂的,把愛分給越多的人,快樂的人就越多。
最讓我感動的是馬鵬飛,他才8個月的時候,他的父母就去世了,家里就剩他和奶奶了。馬鵬飛的奶奶有糖尿病,在馬鵬飛五歲時,奶奶的眼睛就瞎了,從那天以后,五歲的馬鵬飛就天天燒菜給奶奶吃,每天帶著奶奶出去走路。當時,我看到這,我已經(jīng)很想哭了。
有人說:“少年強則中國強。”還有人說:“愛讓中國更美麗!”所以,大家行動起來吧,獻一點愛心,讓中國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