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20xx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chuàng)造向未來。小編今天為大家?guī)沓踔?a href="http://9000bbs.cn/zuowen/kaixuediyikeguanhougan/">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初中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在9月1號晚上八點播出了。伴隨著機器人以及小學生藝術團的舞蹈,新生代演員王鶴棣、宮鴻、梁靖康、吳希澤以及充滿活力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曲,拉開了晚會的序幕。主持人撒貝寧、何炅帶大家進入了今年的主題“創(chuàng)造向未來”,節(jié)目分為“夢想”、“奮斗”、“探索”、“未來”四個篇章。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篇章——“夢想”。在成龍講述他的經(jīng)歷過后,以“我要上學”系列照片震驚國人的攝影師解海龍來到現(xiàn)場,展現(xiàn)了相機背后“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zhí)炝x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用自己一張張感人的黑白照片,展現(xiàn)了令人感懷的歷史變遷。
這些孩子們,最后都走出了大山,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是呀!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夢想,然后去努力地實現(xiàn)它。
趁著青春放飛夢想,看似一個遙遠而不可觸摸的詞匯,其實離我們很近,我們擁有多數(shù)成年人夢寐以求的豆蔻年華,我們應當為夢想拼搏一把。要知道,青春的可貴并不在于那些快樂時光,而是擁有一顆盈滿勇敢和熱情的心,不怕吃苦,不怕受傷,不怕付出。這樣勇敢的自己,永遠是一段美好的記憶。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追求夢想的同時,相信自己,學會跌倒后繼續(xù)前進,學會抵御狂風暴雨,學會闖過沿途絆腳的荊棘,你在最好的年華里付出,就不會烙下遺憾的烙印。
初中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開學之即,猶如我們學生春晚的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終于播出了,今年與往年大不相同,它以"創(chuàng)造向未來"為主題,通過"夢想,奮斗,探索,未來"四個篇章,引領廣大中小學生感悟創(chuàng)造精神的魅力,鼓勵我們鍛煉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更好地向未來出發(fā)。
其中,節(jié)目最后一個篇章"未來"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這篇主題演講是由青少年代表王源和清華大學副校長,著名物理學家薛其坤院士共同完成。兩人以別具一格的"同臺對話"的形式互相呼應,在自身的故事和經(jīng)歷中,展現(xiàn)對未來的期待和呼喚。
薛其坤院士聲情并茂地向觀眾講述了自己曾三次落敗研究生考試的事情,但他毫不氣餒,越戰(zhàn)越勇,憑藉著樂觀,自強和堅守的態(tài)度,最終完成了多項發(fā)現(xiàn)量子反;魻栃闹卮罂蒲谐晒嬲]我們新一代年輕人,永遠不要屈服于挫折,要建立內心強大的自我,精彩的發(fā)言獲得了觀眾們大海波浪般層層疊疊,熱烈的掌聲,經(jīng)久不息!而王源帶來的《中國少年說》則給了我們當代學生莫大的鼓舞,他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印刻在我的腦海中,那種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對中國少年的諄諄教誨,震撼人心!是的,未來的責任,不在他人,只在我們祖國新一代的肩膀之上,我們睿智,則國家睿智;我們進步,則國家進步;我們強盛,則國家強盛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珍惜這美好的學習時光,以夢為馬,以新為劍,在知識的海洋里奮勇拼搏,為今后描繪出祖國更加美好的藍圖而努力吧!
初中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9月1日晚,我第一次以初中生的身份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
開場照例是活力四射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曲,這次央視邀請了年輕人喜愛的“流星四子”組合來演唱,這種安排感覺一下子就拉近了央視與青少年的距離。平日里,同學們都覺得央視是一個嚴肅的媒體,播放的節(jié)目也不大受青少年的喜愛,這次邀請當紅偶像演唱開場曲,讓我一下子就融入那歡樂的氣氛中。
開場歌舞后,節(jié)目主持人——幽默的撒貝寧老師、何炅老師正是登場。他們向同學們做了自我介紹后,便以現(xiàn)場連線的方式請出了第一位演講人男生們心中的偶像,著名武打演員成龍老師。成龍老師講述了他坎坷的從藝經(jīng)歷,他是怎樣從“死尸”中脫穎而出,一路打來最后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的全過程,也講述了他光鮮亮麗的背后是怎樣的傷痛。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成龍老師的敘述下,撒老師拿著一大把的勛章,在人形板上對應成龍老師曾經(jīng)受過傷的地方貼勛章。敘述結束,成龍老師的人形板上已經(jīng)渾身都貼滿了勛章,而這個只是個粗略的統(tǒng)計,還有很多傷痛是我們看不見的。這正好體現(xiàn)了歌曲《勛章》中的那句歌詞:“而我受過的傷,都是我的勛章”。最后成龍老師還以開玩笑的方式諷刺了一下現(xiàn)在一些年輕演員的嬌貴,他說一次拍電影時,看到一個年輕演員只是手被扎了根刺就大呼小叫的,而他在拍電影時手指都被撞變形了,卻自己忍痛掰回來后,依然繼續(xù)拍攝任務?吹竭@里,我不禁對這位敬業(yè)、努力的老藝術家肅然起敬。
接下來出場的,是一位我非常喜愛、尊敬的著名攝影家解海龍老師,他就“農(nóng)村孩子的教育”這一話題展開了真誠、親切的演講。解海龍爺爺在攝影的過程中,被那些鄉(xiāng)村少年的好學、淳樸、善良深深地打動了,從而下定決心要努力幫助這些孩子讀上書。解爺爺最著名的攝影作品之一《大眼睛》,拍攝的就是一位求知若渴的農(nóng)村小女孩,還有《小光頭》、《大鼻涕》等都是表現(xiàn)出了農(nóng)村孩子對知識的渴求。這些照片中的主人公們都被解爺爺?shù)恼掌淖兞嗣\,當年,是解爺爺看到了看到了這些孩子眼中的夢想,是解爺爺成為了他們逐夢路上的一盞明燈。解爺爺說到這番話時,眼中閃爍著自豪又幸福的光芒。
解爺爺?shù)囊环,也引發(fā)了我更深入的思考,我們青少年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我們肩負著國家的未來,再過十年,我們就會是建設國家的生力軍。肩負如此重擔的我們,應該把這幾年有限的學習時間發(fā)揮到極致,踏踏實實的學習,用我們的努力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巧,以期將來做事半功倍。當一些同學因學習的辛苦而抱怨、不滿時,一些農(nóng)村的孩子們卻是一邊種地一邊憧憬著課堂。學習是城市孩子的壓力,卻是農(nóng)村孩子最大的愿望。在城市,每個孩子都可以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而農(nóng)村孩子是近幾年才開始普遍接受教育。我們上學前,父母就早早買好了學區(qū)房,為的就是讓孩子能多睡一會,少走一點路。但農(nóng)村孩子呢?他們天剛亮就得起床,翻山越嶺走去破舊不堪的學校,夏天酷熱難耐沒有電風扇,冬天在四面漏風的土墻教室里與風雪抗爭。我們都有稚嫩的小手,我們的是柔軟的,但是他們的是凍裂的,紅腫的,密密麻麻布滿了凍瘡的。我們有經(jīng)歷過這些嗎?沒有。既然現(xiàn)在,我們有了這樣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就必須好好利用,帶著那些農(nóng)村孩子的夢想一起奮斗,終有一天讓中國所有未成年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去追逐自己的夢。
在解爺爺飽含深情的演講之后,世界珠心算冠軍王桐晶姐姐出場給大家上了一堂有趣的數(shù)學課。主持人介紹說王桐晶姐姐是“世界珠心算個人全能三連冠”,這讓在場的同學敬佩不已,F(xiàn)場她表演了她的絕活:在大屏幕上將六組閃現(xiàn)的不規(guī)則六位數(shù)迅速捕捉并計算它們的和。當這位年輕的姐姐胸有成竹地寫下正確答案時,我簡直驚掉了下巴,這太厲害了!何老師隨即講述了這自信背后的不易,這位姐姐從小學習珠心算,做了無數(shù)張卷子,犧牲了無數(shù)休息時間才換來滿身金光閃閃的獎章。
課程暫告一段落時,何老師和撒老師帶著現(xiàn)場的小朋友們去第二演播室的著名景區(qū)“白洋淀” 與四位帥氣的大哥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游戲!鞍籽蟮怼崩锏奈镔|是由大量過期淀粉和水混合而成的。這個有趣的游戲就是紅藍兩隊在“白洋淀”上對決,比賽誰先捏爆對方身上的氣球。游戲進行得如火如荼,最終藍隊不負眾望獲得了勝利。結尾時,“流星四子”也向同學們表達了美好的祝愿。
“下課”時,“京劇小生”王泓翔還與虛擬歌姬“犀”帶來了歌曲《墨梅》。中國的虛擬歌姬在“犀”之前有名點的好像只有洛天依,而犀又是和洛天依一樣的藍發(fā),所以乍一看到犀時,我還以為是洛天依呢。不過雖然相貌相似,但犀和洛天依的聲音可完全不同,洛天依的聲音很“二次元”,是那種可愛的小女孩聲音;犀的聲音卻像極了人類,嗓音溫婉又大氣。
聽完了動聽的歌曲,也聽完了大飛機的故事,我們來到了全場最有趣的環(huán)節(jié)——無殼蛋生雞。沒有蛋殼的蛋還可以孵出小雞?如果在昨天問我這個問題,我一定會認為是天方夜譚。但在今天,我真實地目睹了,一碗看起來似是要下鍋的蛋液,經(jīng)過技術人員神奇的手,居然變成了一只有著潔白羽毛的漂亮小雞“小茶缸”。把不可能變?yōu)榭赡艿氖鞘裁矗渴侨祟,是人類?chuàng)造出的現(xiàn)代科技。節(jié)目還請來了一位賦予小茶缸生命的老師,這位芮老師和王源哥哥一起現(xiàn)場演示了如何使無殼蛋孵出小雞。由于使用的蛋是預先孵化了兩天的小雞胚,所以蛋黃更加脆弱,因此王源哥哥在現(xiàn)場去蛋殼的實驗環(huán)節(jié)失敗了一次又一次。但是,王源哥哥沒有服輸,不厭其煩地糾正、嘗試……終于,無殼雞“小幸運”踏上了生命旅程的第一站。我也參與了央視的微信小游戲“無殼蛋生雞”,游戲非常簡單,完全沒有技術含量,只要識字就可以玩這個游戲。但最關鍵的是持之以恒,一定要堅持每天來看你的小雞,它才可以健康長大,你也可以陪伴、見證它的生命歷程。
王源哥哥剛剛“生”完了雞,就馬不停蹄地拿起了演講稿,與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一同演講。在他們感人肺腑、慷慨激昂的演講中,我深深感到了“青年興則中國興,少年強則中國強”的意義。我感受到了現(xiàn)今生活的安逸、富足、幸福,同時也想到了還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比如,偏遠地區(qū)存在著“重男輕女”的陳舊觀念,其實女孩和男孩一樣,擁有創(chuàng)造精彩的潛力,她們也有受教育的權利,她們也想插上夢想的翅膀;還有很多人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變成沒常識、情商低、除了成績好什么也不會的書呆子。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但不是溫室中嬌嫩的玫瑰,而是迎風生長的向日葵。一個國家最珍貴的財富是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請別用“循規(guī)蹈矩”扼殺我們的自由與活力!適當放手是一種對孩子的鍛煉,孩子也沒有你們所想象的那么嬌貴,請別再用“小公主”、“小霸王”稱呼現(xiàn)在的孩子。雖說現(xiàn)在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但只要教育方式得當,也不會慣出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毛病。摔倒了自己爬起來,做錯了就要接受教訓,要保持對朋友和善、對長輩尊重……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傆幸惶,中國少年會更能吃苦耐勞,做出令國家驕傲的成績!
作為一名初中生,我謹記:青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開學第一課,向未來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