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儀休拒收魚
公儀休拒收魚
【典故】: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xiàn)之。公儀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魚而不受, 何也?”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 于法,則免于相。免于相,則雖嗜魚,此必不能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不受 魚,我能常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
【文言文翻譯】:
公儀休做魯國的宰相,很愛吃魚,全國的人都搶著買魚送給他,公儀休不接受。他的學(xué)生周永馳勸他說:“老師愛吃魚卻不接受別人送的魚,為什么呢?”他回答說:“正因?yàn)槲液軔鄢贼~,所以不接受。如果接受了魚,就必然有低就別人的臉色;有了低就別人的臉色,就可能歪曲違背法律;法律被歪曲違背了,宰相就會(huì)被罷免。雖然我喜歡吃魚,別人肯定不會(huì)長期供給我魚吃,那時(shí),我又不能自己供給自己魚吃;如果不接受送的魚,宰相就不會(huì)被罷免;雖然不能吃別人送的魚,我能夠自己長期供給自己魚吃。”這是明白了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依靠為自己辦事的人不如自己去辦事的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