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三險的歷史典故
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中遭遇到了失敗,并由此開始了戰(zhàn)略大轉移‘長征’,挫折和困難讓全黨全軍重新審視自己,堅定的勇氣和進步的思想最終取得了勝利。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長征三險的歷史典故,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長征三險的歷史典故
長征一路,我最難忘的,還得數那三次瀕臨絕境……
第一次
在金沙江畔,三只小船渡險灘。當時我所在的干部團為全軍前鋒。占領的皎平渡口沒有橋,僅一能容10多人的小木船,中央紅軍大部隊頓時被阻。我得知附近一渡口有兩只船,便帶著7連戰(zhàn)士去找船。爬過幾座山,終于看到一個約有20來戶人家的小鎮(zhèn)子,還有100多人的敵人保安團。7連戰(zhàn)士們偽裝成白軍,大搖大擺地走進鎮(zhèn)子里大喊:“快把槍架起來集合,我們長官要給你們訓話。”保安團信以為真,果然出來集合了。就這樣把保安團俘虜繳槍,找到了船,順利巧渡金沙江。
第二次
在大雪山上。爬山前,戰(zhàn)士們每人喝了一碗姜湯辣椒水,準備御寒。開始爬山時,大家都沒什么反應。爬到半山,就有許多人開始感覺喘不過氣來。快到山頂時,山上突然刮起一陣狂風,接著下起大雪,還夾雜著雞蛋大小的冰雹,一些體弱的戰(zhàn)士開始撐不住了。一名戰(zhàn)士在風雪中突然倒坐在地上,雖然戰(zhàn)友們趕緊將他扶起來,可是他撐著走了幾步卻再也挪不動了,永遠留在了雪山上。忍痛告別犧牲的同志,中央紅軍大部隊以頑強的毅力翻過雪山。當在山腳下終于見到紅四方面軍戰(zhàn)友時,我和戰(zhàn)友們都激動不已,紛紛歡呼:“紅四方面軍的同志來了!”那真是熱淚盈眶呀!因為這一刻來得太不容易了!
第三次
在過草地中。紅軍戰(zhàn)士們在過草地前,除了糧食,還帶上了干柴、臉盆和木棍?蓜e小看這些東西啊,作用可都大著呢。干柴除了可以生火,還可墊在草地上休息。臉盆既可用來洗臉洗腳,還可用來燒飯燒水。木棍作用最大,走路時支撐身體,過河時探測水深,還可挑行李擔東西,宿營時候支帳篷……不少體弱的戰(zhàn)士就是靠一根木棍過的草地。紅軍戰(zhàn)士們都風趣地稱它為“第三條腿”。雖然已有思想準備,但是一進入草地,我們就像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行進了四五天,我所在的連隊已有好幾個同志犧牲了。大家把自己僅剩的一點糧食都拿了出來,表示要活大家一起活著走出草地,要餓死大家一起餓死在草地!糧食沒了就吃野菜,走不動了就互相撐一把,終于走出茫茫草地,走向長征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