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城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
《史記·封禪書》:“于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鳳闕,高二十余丈!碧啤ざ鸥 《夜》詩:“步檐倚仗看牛斗,銀漢遙應(yīng)接鳳城。”趙注:“秦穆公女吹簫,鳳降其城,因號丹鳳城,其后,言京城曰鳳城!
釋義用法
傳說秦穆公女弄玉吹簫,有鳳凰降臨,于是稱其城為丹鳳城。漢代皇宮內(nèi)又有樓名鳳闕,后來便把京城稱作“鳳城”,把皇宮稱作“鳳闕”。參見“弄玉吹簫”。
用典形式
【鳳城】 唐·劉禹錫:“鏗鏘楫讓秋光里,觀者如云出鳳城!彼 ·張景修:“章臺系馬,灞水維舟,誰念鳳城人遠(yuǎn)!彼巍り懹危骸傍P城書到錦江邊,故里歸期愈渺然。”明 ·陳子龍:“中星五夜回龍馭,麗日千門對鳳城!
【鳳闕】 唐 ·李白:“冠劍朝鳳闕,樓船待龍池!
【丹鳳城】 唐 ·沈佺期:“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鳳凰城】 唐·李嶷:“朝游茂陵道,夜宿鳳凰城!碧 ·杜甫:“由來貔虎士,不滿鳳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