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買骨的歷史典故
“千金買骨”是個(gè)成語,出自這句成語見于《國策·燕策一》,其義比喻重視人才,渴望得到人才。
「原文」
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語曰:“請(qǐng)求之。”君譴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②以報(bào)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
涓人對(duì)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③,千里之馬者三。
「注釋」
①涓人:君王身邊的親近的人。 ②反:通“返”。 ③期年:一周年。
「參考譯文」
有一個(gè)國君愿意出一千兩黃金來購買一匹千里馬,可3年過去了,千里馬仍沒買到。
這時(shí),有個(gè)侍臣向國君請(qǐng)求出去尋求千里馬。侍臣找了3個(gè)月,終于找到了線索,可到地方一看,馬已經(jīng)死了。侍臣拿出了500兩黃金買回了那匹千里馬的頭骨。
國君非常生氣:“我所要的是活馬,怎么能把死馬弄回來而且還用了五百兩黃金呢?”
侍臣回答說:“(您)連死馬都要花五百金買下來,何況活馬呢?消息傳出去,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馬給你牽來。”
果然,不到一年時(shí)間,就有好幾匹千里馬送到了國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