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趙人患鼠
趙人患鼠
劉基《郁離子》
原文
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其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
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壞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yuǎn)。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譯文
趙國有一戶人患鼠患,就到中山國去借貓。中山人給了他一只貓,很會捉老鼠,但是也喜歡捉雞。一個月之后,老鼠被捉干凈了,而雞也被吃光了。他的兒子認(rèn)為貓是禍害,對父親說:“為什么不把它除掉呢?”
父親說:“這不是你認(rèn)為的那樣。我們的禍患在于家里有老鼠,不在于沒有雞。老鼠偷吃糧食,咬爛衣物,鉆穿墻壁,啃壞家具,這樣下去我們就要挨餓受凍,這比沒有雞更糟!沒有雞,我們只不過不吃雞肉罷了,離挨餓受凍還遠(yuǎn)呢!為什么要把貓除掉呢?”
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兩利相權(quán)取其重。簡單地說,就是權(quán)衡利弊,首選利重害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