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不吃煙火食
歷史典故:不吃煙火食
【注音】bù chī yān huǒ shí
【成語故事】宋朝時(shí)期,王九13歲得了重病,父親把他抱到青華觀,許愿讓他做道士。王九夢(mèng)中見到一個(gè)姓陰的鬢發(fā)斑白的道士叫他不吃五谷熟食的方法,并給他吃柏樹枝。王九醒來后不再吃五谷,神清氣爽,只吃生果飲清泉。宋太宗賜他名字趙自然。
【出處】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文潛先與李公擇輩來予家作長(zhǎng)句。后再同東坡來,坡讀其詩,嘆息云:‘此不是吃煙火食人道底言語! 【砭乓吨狈皆娫挕
【解釋】煙火食:熟食。道教以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舊時(shí)用來稱贊詩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一般。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不同凡俗
【近義詞】不食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