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有感
“三國”,這是個閃亮的字眼,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讓我們回眸過去,一睹三國的風采,品味三國爭霸的樂趣。
現(xiàn)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張角率眾多百姓起義,準備推翻無能的漢靈帝,推翻腐敗的漢朝,可這夢想終沒能實現(xiàn),袁紹、何進等朝中大臣率眾英雄平息戰(zhàn)亂,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漢靈帝退位,之后董卓操控年幼的漢獻帝操縱大局,又恃有猛將呂布不畏眾元老大臣的反對,王允讓義女貂蟬用美人計離間董呂關(guān)系,導致呂布怒殺董卓,之后大局無人操縱,英雄豪杰們各自占地為王,一時間局勢混亂。
經(jīng)過一番激烈角逐之后,劉備、曹操、孫權(quán)脫穎而出,至此呈現(xiàn)三國鼎立的狀態(tài),吳國依靠天險,蜀國則靠著山川之險,魏國則依靠著濟濟的人才養(yǎng)精蓄銳。
一開始吳蜀聯(lián)盟合力攻擊魏國,火燒赤壁,打得曹操大敗,只攜幾人逃出重圍,要不是關(guān)羽義薄云天,曹操恐怕命喪于此,可之后吳蜀分裂,形成對立狀態(tài),魏國坐收漁翁之利,但是如果蜀國至此韜光養(yǎng)晦的話,也能堅守不破,可由于劉備的意氣用事,導致陸遜火燒連營,元氣大傷,蜀國開始衰敗,之后劉備在白帝城托孤,讓諸葛亮當頂梁柱,可諸葛亮再怎么努力,蜀國滅亡已成定局,再加上五虎接連逝世,蜀國再無人才,只能滅亡。
再看吳國,雖然依靠天然屏障,但是因為蜀國的滅亡,魏國將矛頭指向吳國,其實吳蜀唇亡齒寒,蜀國一滅,吳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而魏國這兒人才輩出,相繼涌現(xiàn),沒幾年魏國合三為一,成為晉朝,天下終于再次統(tǒng)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