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對話
歲歲中秋,今又中秋。
晚上,我、爸爸和爺爺吃完飯后在露天陽臺上邊吃月餅邊賞月。突然,爺爺若有所思地轉(zhuǎn)身回房拿出幾張老照片遞給我,感慨地說:“這個世界變化可真大!”
我不解地問:“爺爺,您說的是哪方面?”
爺爺指著照片說:“你看,這是我小時候住的房子――一間茅草屋:中間用一塊木板一分為二隔成了兩個小房間:一邊住小孩,一邊住大人。廚房在狹小的走廊上。七八個人擠在這間茅草屋里生活,一住就是許多年!
“那爸爸小時候的生活會不會好一些呢?”望著爸爸,我又好奇地問。
爸爸聽見了,忙說:“我小的時候住房已得到了改善,小平房代替了茅草屋。里面有兩個小臥室,但仍沒有正式的廚房,和爺爺一樣在走廊上煮飯。”
“。∵@是什么樣的住所?能讓我見識一下它的‘廬山真面目’嗎?”我看著爸爸,有些迫不及待。
爸爸卻不著急,緩緩地說道:“后來,村里要建馬路,房子被拆了。”
“真遺憾!見不著了!蔽矣行┚趩,不過,轉(zhuǎn)念一想:“就算沒被拆,也早該淘汰了吧?”
“是啊,和現(xiàn)在的建筑相比,的確不諧調(diào)!卑职终f。
“那你說說哪里變化最大?”爸爸問我。
“好!”我胸有成竹地接過話茬兒:“就說咱家的最美復(fù)式樓,它寬敞舒適,樓下三間,樓上有兩間,還有一個開放式的大廚房,最重要的是有一個超大的露天陽臺,站在陽臺上可以看到美麗夜景。露天陽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解除了媽媽晾曬衣服的‘后顧之憂’。到了晚上,瞧,我們可以在陽臺上乘涼,喝茶,賞月,搬一把躺椅到上面躺著數(shù)星星,非常愜意……”沉醉其間,美美地?了一口雪碧。
爸爸和爺爺都贊同我的觀點,直點頭。
在月光的照耀下,這一老一少一小一直聊到夜深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