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習作——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七月流火,夏日炎炎。山下,一條彎延的小溪在村莊的邊上靜靜地流淌著。偶爾水中有幾塊小石頭翻動,發(fā)出悅耳動聽的“叮咚、叮咚”的聲響。引得幾只小燕子在水面上來回穿梭。過了村莊,小溪便隱沒于一片疏密有致的樹林中。陽光從樹葉的空隙中透過,灑在水面上,泛著片片粼粼波光。天熱,樹林中的小鳥們早早地就收起了歌喉,紛紛躲進了林子的深處。只有幾只知了(蟬)在那里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嗚唱。
“烈日似火,王孫公子…把扇搖…牧童樹下…拾柴忙……”一陣響亮的歌聲在樹林中響起,原來,是一個小牧童半騎半躺在一頭黃牛背上,在那里引吭高歌。只見那牧童光著膀子,渾身是水,而那條褲衩卻是干的,顯然他剛才還光著屁股蛋在水中玩耍,牛角上,一條柳枝上串著的幾尾小魚就是明證。玩累了,躺在牛背上休息一會兒,唱唱歌。哎,怪不得小牧童會那樣的興致勃勃呢!其實,小牧童也是半工半讀;半天讀書寫字,半天放牛割草。在村里也算得上是讀書人呢!這不,這大半天下來,小牧童歌聲不斷,唱的還都是當時流行的歌曲呢!
“山明水秀,荷花盛開…”歌聲依然悅耳。突然,黃牛“哞”的一聲,牧童的注意力被黃牛的一陣輕微騷動吸引過去了,在他面前的一棵小樹上,一只知了在爬動。歌聲嘎然而止,牧童輕輕地翻身而下,慢慢走到樹邊,他邊走邊用手指豎在嘴前,警告黃牛不要發(fā)出聲響。只見牧童凝神觀注,雙手合十,突然出手。說時遲那時快,只聽那黃牛又“哞“地一聲叫喚,知了在牧童的手掌合攏之前,“知”地一聲,飛走了。牧童大怒,回頭大罵黃牛不該壞了他的好事!那黃牛也是被牧童寵慣了,搖了搖毛絨絨的雙耳,甩了甩尾巴,競把頭一扭,不理那牧童……
一個晴空萬里的早晨,宋代詩人辛棄疾來到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那里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小溪上漂浮著一朵朵碧綠的荷葉。岸上鋪了一層綠茸茸的青草。小溪邊有一座小茅屋,粗壯的南瓜藤爬上了茅草屋黑色的屋頂,南瓜藤上還掛著幾個又大又紅的南瓜。茅草屋的后面是一片茂密的竹林,被群山環(huán)抱著。在這美麗的農家小院中,住著幸福的五口之家。
詩人辛棄疾隱隱約約地聽到茅草屋內有人操著柔媚的南方口音,帶著醉意在互相說話取笑。是誰呢?原來是一對白發(fā)蒼蒼的老夫妻坐在窗邊邊喝酒,邊說話取樂。
老翁抿了一口酒,驕傲地說:“你看,我們這三個兒子真是長大了,越來越能干了!
老婦忙為老翁斟上一杯酒,頷首點頭,目中盡是欣慰。
他們的大兒子正在小溪東邊的豆田里除雜草。只見他光著膀子,兩只粗壯的手緊緊的握著鋤頭,彎著腰,一下一下地鋤著,雖然他已經汗如雨下,可嘴角還是有一絲笑意。在離豆地不遠處的一棵大樹下。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他專心致志,手法嫻熟,手指靈敏,很快,一個精致的雞籠就完成了。老翁的三兒子呢?原來他正趴在小溪邊,翹著兩只小腳丫,摘下一個蓮蓬,剝出一顆蓮子,樂呵呵地送入口中。那憨稚之態(tài)格外讓人喜歡。
茅草屋·小溪·青草·快樂的一家人,匯成了一副美麗的圖畫,是多么和諧,多么美妙。詩人辛棄疾被深深地感動了,吟下了千古名句——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期末考試終于結束了,快樂的暑假終于要到來了。隨著一陣涼風吹過,我感到了無比的輕松。考試結束后,同學們都安靜地坐在教室里,埋著頭認真地做著暑假作業(yè),恨不得馬上將所有的暑假作業(yè)全都作完,好過一個快樂、輕松的暑假。而我卻若無其事地坐在座位上,慢吞吞地拿出暑假職業(yè),一會兒和走過來的同學打鬧說笑,一會兒走出教室去逛一圈。終于,放學的鈴聲響了,在一遍又一遍放暑假了的歡呼聲中,我背著書包,一路飛奔,回到了家里。
放暑假的感覺真好,回到家里,我把書包往沙發(fā)上一扔,就躺到沙發(fā)上看起了電視,過了一會,媽媽走過來對我說:“兒子,放暑假了,好好休息一下,同時,安排一下暑假作業(yè)!”,我卻嬌氣地說:“媽媽,明天吧,早著呢,反正暑假還有兩個月呢!”第二天,媽媽催我做作業(yè)的時候,我還是這樣對媽媽說,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了,我的暑假職業(yè)卻只做了一丁點兒,眼看著要到了開學報名的時間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斗大的汗珠從我額頭上不停的滾落下來,就在我六神無主,不知所措的時候,媽媽走過來對我說:“兒子,現(xiàn)在你知道了吧,今日事,今日畢,什么事都推到明天,最后就會一事無成的,你現(xiàn)在明白這個道理,還不遲!甭犃藡寢尩脑,我趕緊拿起筆,認認真真做起了作業(yè)。但是,我仍然沒能在暑假的最后一天完成所有的作業(yè),看著媽媽在老師的辦公室,向班主任老師解釋,我真恨不得地上能出現(xiàn)一條縫,好讓我能鉆進去。
從此以后,每當我要偷懶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那首古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鴻雁外語四年級鄭鑫雨
我很早就聽說西塞山的美景賽過仙境,鱖魚更是當地的美味佳肴,趁著早春二月的大好時節(jié),我便慕名而來。
遠遠望去,那西塞山上一片青翠,仿佛是從天而降的綠錦,輕輕蓋在了上面,又好像一片綠色的地毯,正在慢慢打開……
我急于見到更美的景致,便加快腳步,走近了,更近了,感覺幾點白影從眼前閃過,仔細一看,原來是一群群白鷺,揮舞著自己那雪白的翅膀,從容而優(yōu)雅地飛起,仿佛是天空中的一朵朵白云,又徐徐降落。讓人感覺那里真是和諧、安靜的生活,透出一股和平的氣息。
忽然,一陣陣香味撲面而來,我深呼吸了幾口,并朝著那發(fā)出香味的地方走去,映如眼簾的是那些粉紅的云霞——桃花,我置身在桃林之中,仿佛進入了仙境,開放的桃花像一張張孩子們的笑臉,在向人們笑呢!還沒有開放的蓓蕾,在微風吹拂中東搖西擺,靦腆極了,不好意思向別人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卻又好像正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呢。
繞山而流的江水,一碧千里,一眼看不到邊兒。一葉葉小舟在江里輕輕蕩漾。此時,鱖魚正是肥嫩的時候,漁民們正在江里撒網、捕魚。哦,我也可以品嘗那可口的鱖魚了。
不知何時,天空中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發(fā)現(xiàn)漁夫頭上戴著青色的斗笠,身上披著綠色的蓑衣,斜風細魚中,他們并不在意,那個老翁還在那里悠閑地釣魚。
是呀,不須歸,不必歸,這名不虛傳的美景,已使我流連忘返了。
鴻雁外語五年級謝佳
自從《古詩三百首》誕生在俺們作文班,那是左一首,右一首,上一首,下一首哇!搞得俺們憑三寸不爛之舌大講古人,暈頭轉向一首詩能接另一首,脫口而出全是詩呀!為了紀念那些光榮犧牲在俺們嘴里的古詩戰(zhàn)士,古詩拼殺大賽拉開了帷幕!
規(guī)則如下:每人有一分基礎分,按順序來背古詩,由老師抽簽決定背哪首,不會的,別人可以搶背。有些人負了三分,追回來真難!有些加了三分,再加也不太簡單,反正盡力而為,一有人背古詩了,俺們就祈禱,別答完,俺們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鈴兒響叮當之勢搶答,哼,誰敢祈禱我,我一個“人肉炸彈”用屁股顛死他!絕對閃死人不用償命。
一聲令下,比賽再次進入緊張狀態(tài),人人全副武裝沖上戰(zhàn)線,繃緊所有的神經,準備搶答古詩,時光逆轉,流如飛箭傳到了“大甲蟲”,“蟲子”很久才放下書,真是難舍最后一眼呀!蟲蟲嘴里不住的嘟囔,到了關鍵時刻,“蟲子”精神緊張想不出來老忘詞,手捶桌子的病又犯了,堅持了二三秒,他一聲“放棄”,坐了下來,真是個好漢丈夫呀!他這么一放棄,班里隨之伸出“100多只爪子”,老師的眼球不太好使,只好來個石頭剪刀布定下誰來搶背。鼓聲傳到我,我如滔滔江水長長流到黃河,但驢子也有失蹄的時候,我卡殼了,隨之而來的是幾只手爪子,汗水流下,我放棄了,期待別人成功吧。
最后,姜文睿得了一等獎,崔蒙二等獎,于劍浩和王英男與我并列三等獎,但我比他們都高,知道不!
這次比賽讓許多人知道了錯誤,知道了實力,希望我能越來越好,股市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