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隨筆:也說讀書和旅游
近年,社會上又傳來一種新說法,叫做“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走萬里路不如貴人相助”,這一新版的“《世說新語》”,把“萬般皆下品,唯有詩書高”,徹底顛覆了!使其在這“三般”事物中,就被排到了最下品!而且這里所說的“走萬里路”,按常人的理解就是旅游。把旅游排在讀書之上,我看實在是有失偏頗。
古人說“萬般皆更下品,唯有詩書高,” 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萬擔粟”,僅從讀書的功利方面說,這無疑是萬事萬物中的最高境界了。而“走萬里路”的旅游呢?按今人新潮的說法,不外乎繁榮經濟,促進文化交流,愉悅身心之類。但這有些前提,就是,你有經濟實力,你有文化可供交流,你所觸目的東西值得你欣賞,或你有欣賞的能力。能力從何而來,這就又回到了讀書上。我們姑且不說讀萬卷書,除了中小學課本,正而八經地讀過千卷書、百卷書,哪怕是十卷書嗎?未必!要是讀了,我相信,就不會說出這樣驚世駭俗的大言。
要說旅游,愚認為,知識的準備是十分必需的。不然,我們到了旅游的目的地,除了呼吸這里的空氣,喝這里的水,吃這里的飯,對這里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特色物產一無所知,除了白白消耗能源,污染這里的環(huán)境以外,充其量就是帶回一把照片向別人炫耀,這和小孩子拿一塊糖向別人炫耀有什么區(qū)別?倒不如,先靜下心,踏踏實實地讀書,認真地做旅游的準備。要是達不到寫《徐俠客游記》、《馬克波羅游記》的功夫,就帶著自己人父母出去換心情,帶著自己的孩子出去見世面,都無可厚非,如果連這兩點都做不到,就坐在家里,是冬天,陪父母曬曬太陽,夏天陪父母坐一坐樹蔭兒,聽一聽他們的嘮叨,都遠比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去旅游有意義得多。
這里不得不說出國旅游的事,現在人有錢了,出國不難,但是你的目的能不能達到?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四大文明之一,而另外三大文明呢?他們連文字也沒有留下來,僅有的是殘垣斷壁,你能從這里看出什么?也許你會說:“不是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嗎?”我要鄭重地告訴你,那是八七十年前中國積貧積弱,一些不爭氣的人的奴性言論,那是他從農歷的初七八從中國出發(fā),到十五到了外國,十六從外國回來,二十以后回到中國,當然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如果他是從農歷的初七八從外國回中國,十五回到家,那就是中國的月亮比外國的圓。假設按他的崇洋媚外的思維往下推,外國人的屎也好吃,他吃外國人的屎去吧!
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近幾年有些人到日本去旅游,我們知道,日本是制造中國百年恥辱的重要元兇。在明火執(zhí)仗地侵略中國的十四年時間里,慘絕人寰地殺害的人多達三千五百八十七萬九千人!搶掠的黃金就達六千噸!還有珠寶、文物無數,大量鋼鐵、煤碳資源。在日本政府沒有向中國人民表示誠懇認罪態(tài)度的情況下,去給日本人大把地送錢,更有甚者,花75元一公斤排隊竟然買回從中國出口的大米。白白地把自己的血汗錢送給人家,讓人家制造槍炮殺害我們!
我要是這其中的成員,我一定要跪在爺奶的面前,要是爺奶已經過世,就跪在他們的墳前,向爺奶認罪:
您的不肖的孫子是個混蛋,丟了您的人,我對不起祖宗,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祖國,我沒有資格請求您的饒恕,只求您對我懲罰,就是用家法把我打死也毫無怨言。如果給我留一條命,我向您保證,只要日本政府沒有向中國人民誠懇認罪,我不僅堅決不去日本旅游,也絕不買一分錢的日貨,還要勸阻身邊的人不買日貨,以無愧于被日本強盜慘殺的祖輩們的亡魂。
我們再說得貴人相助的事,這首先你得自己是個貴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如果自己是個蓬蒿人,則貴人一定不屑與我們?yōu)槲,我們只能望其項背,仰之彌高。假設,如果我們和錢仲書同桌吃一頓飯,也未必能認出他,因為真人不露相,且貴人都是“胸藏文墨虛若谷”的,你認不出人家,人家豈肯助你?除非你遇到了大災大難,而這時的貴人相助又有何意義?如果我們在德、才、學上不能和人家比肩,卻要勉強和人家湊熱鬧,這就像“我親自挨過某某兩個耳光”來顯示自己的身份高貴一樣可笑,還不如守著“不與富交我不貧,不與貴交我不賤”的自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