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后感800字
越秀區(qū)云山小學 徐 黎
印象中除了學生時代有哲學課,在現(xiàn)在已經(jīng)遺忘的差不多的哲學課本上了解到的哲學知識外,幾乎沒有購買過哲學書籍來看,直到拿到這本《蘇菲的世界》。《蘇菲的世界》不同于曾看過的較為枯燥的哲學書,它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chuàng)作的一本關(guān)于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dǎo)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jīng)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fā)展的歷程。
當我翻看到書中的蘇菲收到的寫著“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的神秘書信里的兩個問題時,我也陷入了思考,小時候的我問過這個問題嗎?好像沒印象,只知道從小爸爸媽媽告訴我:我是爸爸媽媽生的,我就是我,不管我叫什么名字,都改變不了“我就是我”。似乎打那以后,我就沒有思考過“我是誰?”這個問題了。而這神秘的信件中的問題卻讓文中的蘇菲感到很驚奇,于是開始她愛麗絲夢游仙境般的哲學課程之旅。試想一下:如果收到信件時的蘇菲再大幾歲,等她對世界一切有了固定的認知后,等她將她的好奇心消磨殆盡,或許她收到信的反應(yīng)就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驚奇,想去一探究了。
這又讓我想起了女兒的提出的問題,小小的她對世界充滿好奇,無數(shù)的“為什么”,什么都想知道個所以然。還記得今年的暑假,我們一家人去了西安旅游,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里,女兒第一次看到了藍田人的頭骨化石,聽到了人類的演變過程,她非常的好奇,她問我:“媽媽,所有人都有媽媽,是嗎?”我說:“是的。”緊接著,她又問:“第一個類人猿的媽媽是誰呀?”從中學學習生物開始,我就知道了達爾文的進化論,知道人類是從類人猿演變而來,可似乎從來都沒有想過第一個類人猿是誰?小孩子由于對世界的認識少,她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她的小腦袋里有著無數(shù)天馬行空的想象,作為父母,我們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保護好孩子對世界的探知欲。作為老師,我們面對的是小學生,尤其現(xiàn)在的我教一年級了,天真可愛的孩子們也有著許許多多奇怪的問題,我告訴自己:在教這群孩子們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
合上書本,看看周圍熟悉的環(huán)境,帶上些好奇,多了些思考,似乎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了點什么?雖然,現(xiàn)在的我不會好奇“世界從何而來?”但多些思考,世界還有許多的美好讓我去好奇,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