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蘇菲的世界》讀后感800字
大概在三個月前,我第一次接觸到了《蘇菲的世界》這一本書,剛開始時,對這本書更多的是好奇與不解。這本書一開篇便說14歲的蘇菲放學回家時接二連三的收到了陌生人的來信,信中不停地提出一些問題,如:“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使蘇菲百思不得其解。而我也一樣,對這本書充滿了興趣。
直到慢慢讀到后面才發(fā)現,《蘇菲的世界》為世人闡述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閃現光芒的哲人們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義的。而在這閱讀中,我就如宇宙這位“魔術師”剛剛變出來的“大兔子”般,開始追隨著艾伯特和蘇菲的腳步,重新審視這個充滿未知的世界。
從蘇格拉底“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到柏拉圖“回歸靈魂世界的渴望”再到亞里士多德這位“一直希望澄清我們觀念的嚴謹的邏輯學家”,我們一直都翱翔于哲學的世界中,夢想著穿越漫長的歷史長河,回到那亙古的年代,與一代哲學大家探尋生命的意義。
我們走過中世紀,越過文藝復興,來到浪漫主義,了解到弗洛伊德……時間仿佛在片刻間停止,一千年,兩千年,一個世紀,兩個世紀……似乎一種思想,另一種思想都在這本書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處。
在浪漫主義這一神秘之路上,我們慢慢通往了哲人們的內心,在這藝術盛宴中,我們又深深陶醉在貝多芬與諾瓦里思的作品中,無法自拔。諾瓦里思說:“人世變成了一場夢,而夢境成為現實!闭亲x《蘇菲的世界》這本如夢如幻的哲學史,我們就更能通曉過去的世界,推測與探索未來。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沒有辦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斷定這么浩瀚這么偉大的世界?墒俏抑溃K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頂端,仔細審視與我平等的“魔術師”。
在這場哲學的盛宴中,我們都無法猜到結尾。有誰又會猜到,喬斯坦·賈德筆下的蘇菲和艾伯特只是席德書中虛構的人物呢?至始至終,蘇菲與艾伯特都不曾存在過。然而,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看過之后,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心靈的震撼,讓我以更加理性的態(tài)度審視生命和宇宙萬物。
《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贊嘆、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為每一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