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難忘的一件事作文:包宵米
從我記事的時候開始,發(fā)生過許許多多的趣事,有許多事情已經(jīng)忘記了,但是有一件事我仍然忘不了。
這件事是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正月十六,是我們家鄉(xiāng)熱鬧的日子,包宵米是個風俗習慣,家家戶戶都會請自己家嫁出去的女兒,上至奶奶輩分的人,下至剛剛新婚不久的姐姐們,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家團聚。
這一天,我們家決定做“宵米”,這是一種特色小吃,類似于燒麥,做的方法步驟跟包餃子差不多。媽媽在廚房了忙活了一會兒,將宵米的餡料調(diào)制好了,里面有豆腐,豬肉,蘑菇,韭菜等餡料。媽媽對我說:“你也來包宵米吧!”我興奮地回答:“好呀好呀。”說著,我拿起了一塊宵米皮,用陶瓷湯勺舀了滿滿的餡料,想著包出一個又大又圓的宵米來,這時我剛剛用力壓了壓宵米皮,宵米的“肚子”卻破了!媽媽大笑了起來,我像是個泄了氣的氣球,滿臉透紅,真想找條地縫鉆進去呀!
媽媽見到我這種尷尬的樣子,連忙說到:“讓大家見笑了,我家孩子是勤奮好學的,一教就會了,是吧?”說著老媽對我點了點頭,接著走到我身邊來,“我來教你包宵米。”媽媽一步一步地耐心叫我,“在宵米皮的邊緣抹一點油,容易讓兩邊的皮粘和著,餡不能加太多,占用宵米皮的三分之一就可以了,接著從外邊向中心捏起,輕輕地按壓邊緣,使宵米皮重合。”我看著媽媽的步驟,一步一步模仿起來,媽媽叫我不要緊張,包破了再重來,我聽她這么說,信心倍增。我學著媽媽的手勢,終于包出了一個小巧的宵米模樣,我開心地笑了,媽媽也露出了微笑。
這是我三年級最難忘的一件事,因為媽媽教會了我做宵米,以后我能自己動手做宵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