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藍盔觀后感
最近一部電影《中國藍盔》,讓我第一次了解到中國維和部隊——頭戴鋼盔是象征和平的天藍色,上有聯(lián)合國英文縮寫“UN”,臂章綴有“地球與橄欖枝”圖案。
電影中的背景是在非洲,恐怖分子挑起暴亂,中國維和部隊士兵在聯(lián)合國指示下英勇奮戰(zhàn),最終一舉擊破敵人,拯救了當?shù)匕傩铡?
聽起來像是個十分主旋律的故事,可這回又有點不同,“中國藍盔”們不僅僅是為國家而戰(zhàn),更是為全人類而戰(zhàn)——無論膚色、無論國籍、無論種族。
這是一個很崇高的立意,然而《中國藍盔》卻舉重若輕地,把那抽象無形的精神化為戰(zhàn)場上幾個好男兒的真情真性——
當中有冷靜沉著的“兵王”,有英文過人的山東小伙,有身手矯健的格斗力士……每個人都如此鮮明,維和士兵也像活在我們身邊似的。
面對受苦的非洲難民,他們有最熱切的同情;
面對殘暴的恐怖團體,他們有滿腔的憤慨;
面對一路走來的戰(zhàn)友,他們把彼此的性命交托,甚至把彼此的家人相托付。
電影里最感動我的一幕便是激戰(zhàn)之前,幾個男人在炮火連天之下互報家庭狀況,由非獨生子女沖鋒,獨生子女后撤。并且約定,兄弟中誰犧牲了,其他人就必須關(guān)照他的家人。
這真實的細節(jié)讓人揪心,讓我想起之前大熱的《王牌特工》,最打動人的不是場面多漂亮,打斗多精彩,而是電影開頭,男主角的特工父親壯烈殉職,只能托同事留給家人一枚金色徽章,妻子立刻崩潰大哭。
某種意義上,特工和“藍盔”們一樣,戴著璀璨的光環(huán),擁有精英的能力,卻時時刻刻行走于這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帶,在刀尖上舞蹈,他們一刻都不能松懈,一松懈就是葬送成千上萬的生命,真的就像一群無腳鳥。
《中國藍盔》里,黃啟典就是那個被兄弟們護著的獨生子,他常年駐扎非洲,母親在萬里之外的祖國等他回來。
可母子連心,他怎么忍得下心?是太冷漠了嗎?是太無情了嗎?
恰恰相反,他是太有愛了,有愛到看見敵方陣營的一個黑人小伙——還那么年輕,那么青春——他瞄準了竟遲遲不忍射擊!
當你決心要貫徹大愛,代價就是犧牲小愛。
看到戰(zhàn)士們?nèi)宕侮J到鬼門關(guān)前,我緊張得不行,心里始終縈繞著一個最大的懸念——到底誰會犧牲?每一個人物都太有血有肉,誰死都不舍得。
難道是黃啟典?他這條線鋪墊得最多最豐滿;然而當眾人商議不讓黃啟典沖鋒時,我又稍稍松了一口氣。也許沒有人死,結(jié)局皆大歡喜。
可萬萬沒想到,電影還是沒按套路出牌,沖鋒陷陣的幾個人都安全活下來,偏偏是后方黃啟典殉了職。
這個獨生子,最后還是“辜負”了母親。這無疑加強了劇情感染力,叫我們知道我們所擁有的和平不是理所當然的,這背后是無數(shù)烈士的鮮血;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幸運地生活在了和平的國家。
作為一部軍事電影,《中國藍盔》在槍林彈雨中注入滿滿的人文關(guān)懷,整個作品的觀感并非是打了雞血般叫人心潮澎湃的,而是厚重的、沉穩(wěn)的、步步為營的。
里面的維和戰(zhàn)士們不是無所不能的英雄,他們更顯露出普通男人的一面——愛母親,愛兄弟,愛每一個受難的人——再崇高的精神也落到了地面上,讓我們真的相信,有這么一群人正在為了保護世界豁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