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生活之利弊作文1000字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手機(jī)的發(fā)展,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換而言之,我們將原本用于閱讀、購物、社交的時間拆分成片,隨時完成。它們不再像以往一樣,是一件稍帶儀式感的正式任務(wù)。
好處是顯然的,這給了我們最大的彈性和自由空間。當(dāng)購物不再是一個需要全家出動的周末定則,當(dāng)人們可以在閑暇時光用幾分鐘快速下單,隨后一切被打包送貨,遞到我們手中,人們購物的欲望空前地容易得到滿足,消費(fèi)次數(shù)被無意識增加了。而消費(fèi)者帶來的巨大利潤,使得商家愿意絞盡腦汁地迎合其需求,力求購物最簡化。這對追求省時省力的消費(fèi)者而言,亦是福音。
不過,盡管我們可以隨時購物,隨時與朋友家人聊天,隨時閱讀,它真的能得到與以往一樣的效果嗎?也許就像物理學(xué)中的杠桿,省力不省功。在一方面有所裨益的,在另一方面必有所失。
沒有人能忽略現(xiàn)在社會上的“低頭族”問題:他們無視周遭環(huán)境,全情投入自己手上的方寸天地。即使在家族聚會上,也會有人埋首于游戲或者微信,不愿與親友交流。究其根源,正是因為碎片化的信息簡潔而易得,才讓他們耗費(fèi)了更多時間于此。當(dāng)處理完一個信息后,大腦會獲得滿足感。而碎片化的信息如此細(xì)微,使我們的大腦時常保持高度興奮狀態(tài);蛟S我們沒有注意,但我們無意識地逃避了更復(fù)雜(但更有意義)的任務(wù),而以雜亂的碎片填充我們的大腦。
對于閱讀,我尤其不推薦碎片化。因為當(dāng)知識新鮮而又易得的時候,大腦便停止了思考,一味地接受。對于這種全盤接收,若是經(jīng)典美文也就罷了,但事實是不乏居心叵測之人,以碎片化信息、口號式標(biāo)語來煽動群眾。碎片化閱讀,如盲人摸象,你可能會摸到圓柱體、錐體、或是巨大平面,但是你摸不到整體。下次需要你來告訴別人,什么是大象時,如果你記性不錯,你會說,大象是根管子、大象是一堵軟墻。記性不好的大多數(shù)人,只能說大象摸起來不錯。碎片化閱讀的危害正在于此。你接觸了局部,卻給了你接觸整體的錯覺;你接觸了表層,卻給了你“不過如此”的錯覺;你接觸了一部分,卻給了你掌握整個知識體系的錯覺。這些錯覺讓你感覺良好,自以為收獲頗豐,因此更加沉淪。但是,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樟粢簧砥>攵鵁o所得,才是碎片化閱讀最大的危害。
無論我們是否樂意,生活的碎片化已成必然趨勢。我們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時,也要警惕它為我們帶來的安逸。古人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蛟S,與這些遞送到手的碎片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是我們常保清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