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
來不及撐傘,一陣陣清雨便洋洋灑灑地在石砌的青幽小徑上追了起來。嗅著沁人的草香,不情愿地跟著幾只小雀躲在綠蔭下。我望著越發(fā)朦朧的舊巷,忍住揮筆疾詩的沖動,賞著這場清明雨。
都說清明“柳柔花欲墜,清雨催人淚”。但為何古人都辿泥踏青,飲那三指桃花酒?所以悲意從,緬懷也罷,唯獨難卻這醉人的詩意。
淺帶幾分惆悵,與隔葉雀鳥同坐,乘著綿綿無盡的的天街小雨,不必想那泥間的草色,只需靜靜地坐著,幾縷斜風細雨便能淺墨成一幅充滿詩情的畫卷。若說此時誰人能癡,那好飲的李太白若乘此景,一定會痛飲三大杯,敞開衣袖,迎著清雨,大舞一番青蓮劍!若說誰人能悲,那好淚的杜子美若乘此境,一定會白眉微皺,緊衣縮袖,回吟幾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彼,或喜或悲都難有古人的情懷。不如懷著本心賞著這少有的意境。
懷著禪心,折幾枝細柳,任憑這一蓑煙雨風塵碎。走向遠處,一片枝繁葉盛,幾番挑弄,滿園落紅。望著鋪滿春泥的落瓣,染了幾分惆悵和罪意。但我并非真的無情。知道即使沒我,那些盛花也依然過落盡,為何不趁著這場清明濕雨揉成一方沃土?顯然不用我說,它們也未語,因為它們有這樣的情懷。所以我拋開剛才的那點惆悵和醉意,搖著細柳,繼續(xù)懷著禪心遠游。
此時,我雖沒李清照那般瘦若黃花,但也相差無幾,竹杖芒鞋,踏雨走了許久了,也累了。但累歸累,難得這番美景相伴,不好好欣賞一下豈不是浪費?
真是“最是一年春好處,落花時節(jié)有逢君”。捋了幾下微濕的發(fā)絲,不覺已經(jīng)穿過石橋看到了隔岸細雨綿江上的青笠蓑衣。知道此時桃花流水桂魚正肥,便來了興致。但是千水難尋塢,更不能一葦渡江,此時已晚,便丟了垂釣的念頭,踩著花泥憤憤而去。
醉雨乘風,一路上沉浸彌漫于天空的詩意。我想,還是我最癡這場清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