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深切地看見一位婦女獨立路邊,泣不成聲,而腳邊紙團已經(jīng)一地。真正不知愁的,卻是那四歲小兒,三五成群,在庭院里放風箏,隨著盤起的風箏直沖霄漢,他們紛紛蹦起來,笑起來,叫起來。
午后,天氣濕潤潤的,我大口呼吸著這新鮮的空氣,沿著外廊漫步。清明時節(jié),雨霧紛紛,天上的太陽像一只大檸檬,遠處的青山像濃妝淡抹的水墨畫,地上的流水冰涼、清凈,從地下而生,翻滾跌宕,流入廣大的玉蘭樹林。流水兩岸,坑坑洼洼,隨處可見圓圓的池塘、涼涼的水灣、淺淺的渚流,四周淺草亂花,這都是我的樂園,在這里,我可以趴于池前戲魚,可以潛在水灣中避暑,可以于渚流邊玩水,可以藏在嫩草間捉蜻蜓,或嚇嚇那些囂張的小鴨子。當我回去時,家人在屋前聊天,因為難得團聚,眾人各抒己見,低小的瓦檐下,一片其樂融融。
或曰:“路上行人欲斷魂!被蛟唬骸耙坏魏卧骄迫。”事實上,清明節(jié)并非是單一的快樂,或悲傷,或感懷,如同其名,清清明明,于是,我想讓清明更清明,無論是傷懷古冢,行樂及春,感懷踏青,祖孫樂聚,都不過是舒張舒張筋骨,宣泄個人難以釋懷的感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