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清明
春風(fēng)又起,催開桃花朵朵,拂來柳絲青青,醉了游人如織。
驚蟄,春雷乍響,一夜降雨后,春撲面而至。
春分,點點新蕾,深藏了春意,暈開縷縷詩意。
清明,楊柳飄絲,行人斷魂,卻無紛紛雨水。也許是想讓人們拋卻銷魂之苦,盡享春光之美吧。
玉帶河畔,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那株桃,令人記憶猶新。紅與白的藝術(shù),得到詮釋,紅的是赤誠的心,白的是純凈的淚,紅加白是悲痛涼薄的心,白加紅是鮮血染紅的淚。在交相輝映間,使人有點涼意又有些暖意,恰似這乍寒乍暖的天氣。
那株李,令人歷歷不忘,花的濃淡似層層暈染。深邃的花心充斥著魅惑,叩擊著心扉,使人忘卻內(nèi)心的痛楚,逐漸變淡的瓣,似有清泉奔涌而出,帶著柔情,撫平心靈的創(chuàng)口。這是花葉同期的樹,新綠色的葉點綴其中,帶著些稚嫩和典雅,中和花的妖艷,像端莊秀美的女子端坐在河畔撫著揚琴,與春風(fēng)和鳴。
在這桃李滿園的校園,如煙春柳,更平添些朦朧的背景。盡是綠色,最淡最朦朧的綠,在一夜間迸發(fā)出來,潛滋暗長,以肉眼難以察覺的速度蔓延,芽兒抽成絲,絲兒長成葉,隨風(fēng)輕揚,撩動人的心情。隨著它搖曳的頻率愈發(fā)活躍掙扎,企圖擺脫冬的束縛。
又是清明,淹沒在無垠花海中,望清流淙淙,岸上的流蘇,抿嘴一笑,葉的脈絡(luò)就融進心底,像一片流波水草。暖風(fēng)醺閉了眼,貪婪的深吸著春的味道。陶醉間,不免有些悵然,陡然睜開雙眼順著田壟,看見路的盡頭靜臥著的青青墳冢。匆匆起身,腳步輕輕戰(zhàn)抖而慌亂,卻又難以抑制。
不知遠方的廟宇,那些繚繞的冥香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抵達隔世。捧一塊頑石,在虔誠的手心,小心翼翼掩埋在虛土之下,相信手的溫度,可以傳達隔世的思念。
清明,有些詩意,有些古韻。清明,流傳千年的節(jié)日,有些悲涼,有些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