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懷想
四月,幾陣暖風。四月,一場涼雨。四月,一番輪回。
清明,似乎放假成了她給我們帶來的唯一禮物。于是放假后邊溫習功課邊休整身心?臻e之時,看窗外柳枝擺動,云卷云舒,細雨綢繆,一切都是那樣冷清。杜牧詩中的雨紛紛今猶在,可行人卻是談笑風生,哪有半點失去魂魄的樣子。清明在這些人眼中只成了一個節(jié)日的名詞,最多還有點抱怨,僅此而已。
吃完晚餐,我們一家三口便倚椅而息。父親望著墻上懸掛的鐘,陷入了沉思!懊鲀壕褪乔迕髁,我們回去替爺爺掃墓吧”。父親突然用厚重的聲音說,“明天我們一起回去”。母親抱怨道:“生時不好好待他,死后還假惺惺地對他。我在生前已經(jīng)照顧好他了,所以……”“別說了!”父親輕輕嘀咕道。爺爺在父親想接他到城市的前一周突然在那條泥濘的小路上永遠的歇息了,父親為此懊悔不已。我連忙安慰父親:”媽就是這樣直接莽撞的人,你不要放在心上!备赣H嘆了一口氣,什么也沒說。窗外,行人匆匆忙忙地晃過。暮色降至,他們會在明天給已逝的親人整理墓碑上的樹葉嗎?或者是在家中深切的懷念他們嗎?還是仍在匆忙之中將他們拋到九霄云外。清明本是懷緬一片落葉,是品味一壺清茶,是落下一行熱淚,是寄予一番思念。而如今卻被這些人白白浪費掉,我真有一種說不出的心痛。當年介子推忍痛割肉救晉文公,如今你們?yōu)橐稽c瑣屑的小事就忘祖棄宗。這合情合理嗎?
明日,我將頂雨乘車去老家。雨細撒,風微來。踩在那泥濘的小路,聞著雨后的芬芳,聽著許嵩的清明雨上,停在被雜草覆蓋的石墓前,拭去枯黃的樹葉,點燃幾支紅蠟香,直到微煙裊裊,心底升起一股難喻的淡淡的悲傷,我想那才是清明真正的味道。
清明不是一個單純的節(jié)日,更不是瘋狂的假期。而是一種精神的寄托,一種對逝者的敬畏,一種固有的責任。
音樂聲逐漸減緩、拉長、壓低,直到拉斷后一點一點淡出。我只想在某日微風細雨中,走向騎牛牧童手指所指的那片朦朧的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