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雨的清明
談起清明就會說到下雨,似乎清明和雨存在著必然的聯(lián)系。清明的雨總是格外清涼,雨中的清明也分外凄涼。無雨的清明,仿佛失去了一種韻味,一絲應(yīng)有的憂傷。
今年的清明沒有雨。早上打開窗簾,廣場上濃郁的綠瞬間照亮眼球,一簇簇粉嫩的花,一片片厚重的綠刺穿瞳孔,沖擊著靈魂。沒有雨幕的遮擋,生命變得躁動不安,變得放蕩不羈。這發(fā)狂的活力讓我大驚失色,不停自問:這是清明嗎?
三年前的清明,我隨集體來到黑鐵山祭奠抗日烈士。清晨下了一場細雨,我們沿著未干的公路來到了黑鐵山。山不高,山頂怪石嶙峋,一副猙獰的面目只因被雨浸潤才略顯溫和。在這山上埋葬了當(dāng)年抗日英雄的遺骨。巨大的石刻碑文記載著那段沉重的歷史,紀(jì)念這些在此長眠失去生命卻得以永存的偉大靈魂。雨后的清明分外凄涼。
然而,今年的清明沒有雨。耀眼的陽光照亮了每一處角落,使我無法均勻的呼吸。人工灌溉的草坪不屑于春雨的恩澤,所有的花草樹木都在沖著太陽咆叫。
但是,清明難道只能是沉浸在憂傷中去追念逝者嗎?無雨的清明為何不能成為歡樂的海洋?
于是,我走出家門,來到廣場,沖向那片厚重的綠,讓這放蕩不羈的、發(fā)狂的生命力與我的精神和靈魂在熾熱的陽光下,寬廣的天空中激蕩,碰撞,交融。去聆聽生命的交響,來領(lǐng)略春天的魅力。所有的一切在剎那間顛覆,或許這正是亙古不變的規(guī)則。
人們漸漸聚集在廣場上,風(fēng)箏一個接著一個的飛上了天空。明亮的世界里,可愛的風(fēng)箏盡情地飛翔,風(fēng)箏線的那一頭則是一群可愛的人兒和他們愿意親近自然的心。
無雨的清明失去了一絲憂傷但并不缺乏韻味。情至斷魂又何須春雨紛紛,縱千里孤墳也不必共話凄涼。
我回到家,寫下這些文字,用它們記錄下這無雨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