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為什么吃灶糖
今天是小年,剛剛黑天,外面就時不時的響起鞭炮聲,預(yù)示著就要過年了,可是說實話,我挺不喜歡鞭炮的,覺得鬧人,可是又不能不放,畢竟一年只有這么一次可以任意放鞭炮的機會。
小年是要吃灶糖的,可是一直都不知道為什么要吃,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是為了粘住小孩子的嘴,為了不讓孩子在過年的時候說一些晦氣的話,可是今天上網(wǎng)查了查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據(jù)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dāng)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人們在臘月二十三都要祭灶,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fēng)匣的墻上。兩邊配聯(lián)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lián)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guān)東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爺?shù)淖欤屗辉谟竦勰抢镏v壞話,也有意為讓灶王的嘴甜,光說好話。然后將灶王爺像焚燒,謂之“升天”,邊燒邊磕頭禱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有的地方燒假馬、放鞭炮送灶王爺騎馬上天。上世紀(jì)50-60年代,祭灶王爺?shù)牧?xí)俗逐漸消失,但吃灶糖(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和打掃房屋的習(xí)俗仍流傳至今。
小年還應(yīng)該吃餃子,和家人一起包一起煮然后再一起吃,可是今天我什么都沒吃到,餃子是我嫌麻煩不愿意包,灶糖是忘了買,呵呵,就像臘八大家都喝臘八粥,可是我第二天才知道昨天是臘八,離開家就是沒有那種過節(jié)的氣氛,經(jīng)常不知道過什么節(jié),不過好在我年年都回家年過,還是挺幸福的。
每年的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小年,這一天的俗習(xí)是“送灶爺”,據(jù)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述職,所以家家戶戶會敬獻(xiàn)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為的是讓灶王爺嘴甜一點,多在玉帝面前說好話,來年給家里一個更紅火的光景。
說起灶糖的由來,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