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暑假里,我在家讀了一本名叫《魯濱遜漂流記》的冒險小說,他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59歲時所著的第一部小說。
故事的主人公是魯濱遜,他在一次航海過程中,所在船因觸礁而使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便只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上,開始了自己長達二十八年的孤獨的漫長生活。
二十八年!這是一個多么漫長的歲月,這是一個多么難熬的時間。】墒囚敒I遜就獨自一人在這樣一個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用船上剩下的僅有的食物和工具建設創(chuàng)造出他自己的王國!想想看,魯濱遜能從一無所有發(fā)展到衣食無憂,可見他的智慧是不可衡量的!最初,魯濱遜也悲觀過,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抱怨上帝的不公。但是,時移事遷,他變得樂觀起來,開始自己建造房屋。
我從心里敬佩著他:他在生病時能想到薰煙草來治。蛔鱿灎T時能想起用羊脂當蜜蠟做燈;用麥粒收獲麥田;用捕來的幾只母羊繁殖到近百只羊,每天還能喝到擠出的羊奶,有時候還能吃到羊肉。真是實現(xiàn)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啊!不光如此,魯濱遜的動手能力也很強,他獨立制作了木筏,家具,籬笆,蠟燭,粗糙的面包等,還憑借著信心和耐心將一把麥粒變成了成畝的麥田。
與魯濱遜相比,我就顯得極為渺小了。魯濱遜有著恒心和信心,單憑這個我就與他相差很遠。記得有一次,媽媽交給我一個很簡單的任務——讓我把平時所見到的好詞好句抄在摘抄本上,提高寫作水平。剛開始的時候,我答應的很爽快,把見到的好詞好句都抄在漂亮的摘抄本上,但是我只有三分鐘熱度,一兩天的時間,我就把這件事拋到腦后了。直到有一天,媽媽問我摘抄本抄到幾頁的時候,我才猛然想起,不禁低下了早已羞愧的頭。媽媽料到了事情的發(fā)展,再次給了我“重新做人的機會”,我答應了,因為我每每想偷懶的時候都會想想魯濱遜,想想他的恒心和信心,想想他在悲慘命運面前的樂觀堅持……
在命運的面前我懷疑,在面具后面鐵一般決心……
我們做事情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有決心。面對困難逆境永不言敗,勇往直前。這也算是魯濱遜給我們的人生啟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