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讓我知道要發(fā)奮讀書作文400字
古時候,百姓生活不好,想讀書的人更是讀不起書。漢朝時期,有個叫匡衡的人,他想到了一個可以看書的好辦法。
匡衡家里并不富足,上不起學(xué)也買不起蠟燭,但他很喜歡看書,百看不厭,放牛時口袋里總有一兩本小書,空閑時就拿出來看。晚上回到家,干完了家務(wù)活,月亮已高掛在天空,他就借著月光看書。沒有月亮的時候,天一黑就什么也看不見了,怎么看書呢?他幾乎每天都在想這個問題,他看到鄰居家很明亮,想去鄰居家里讀書,可是別人不同意。有一天,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在墻上鑿了一個洞,呀,光照進(jìn)來了!房間里充滿了亮光!從此后,每天晚上他都在這個小洞邊看書。長大后,變成了一個知識豐富的人。
我讀了這個故事后,想到別人這么窮困都想盡辦法讀書,而我們這一代,學(xué)習(xí)條件這么好,有明亮的教室、舒適的桌椅、溫和的老師給我們上課,我們就應(yīng)該更加努力、刻苦地讀書,發(fā)奮學(xué)習(xí),不怕困難,長大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才是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