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高清,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欧美就去鲁

首頁 > 優(yōu)秀作文 > 課外閱讀 > 詩詞鑒賞 > 古代送別詩

古代送別詩

發(fā)布時間:2018-12-16

古代送別詩

                古代送別詩

  

  【送別詩產(chǎn)生的背景】古代因為地廣不便,音息難通,往往一別經(jīng)年,甚至終生無法相見,杜甫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就是這種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因此,“離別”就成為人生中心碎感傷的事。尤其在動亂的年代,動蕩的旅途中,再加上流光易逝,使得好友離別,故友重聚,都是多么值得眷戀和珍惜啊!

  其次,唐代士人是很重視漫游的,這也為送別詩提供有利客觀的條件。唐代著名的詩人幾乎都做過長途旅行,像李白年輕時“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杜甫早年也曾漫游吳越和齊地;其它文人亦有類似經(jīng)驗,而各地官員又莫不愛好文學(xué)。這種漫游除了開拓視野,增廣見識的“少年精神”外,其實更有求薦引,揚聲譽的積極意義。

  另外,由于舉子大量集中于京城應(yīng)試,無論及第或落第,士人的流動量是很大的?荚嚭,來往奔忙;未試時,游歷州郡,托名公薦舉。但因錄取名額有限,及第者僅少數(shù),大多數(shù)的人不是淹留長安,即旅食各地,產(chǎn)生了唐詩中大量的送別之作。

  再次,唐代詩人中,有許多情誼深厚,往往被相提并論的摯友,像:王維與孟浩然;杜甫與李白;韓愈與柳宗元;白居易與元稹等,彼此留下了不少相知相惜,感人至深的送別詩。

  基于以上的理由,唐人“別”因雖多,但不外以下幾種:

  【赴任遷謫】唐代重視京官,外放出去,即便官秩相同,也覺貶謫。因此,這類的送別詩特多。除此之外,送別中有些常用的象征意象:如柳樹,春草,征帆,酒。。。。。。。因為,此類詩若單就怨別著眼,傷之太露,通常必須透過景物的描繪,來烘托離別的氣氛,或以景寄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其中最膾炙人口的名篇,莫過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這首詩把送別的時間,地點都說得很清楚。而其“楊柳”自來便是依依不舍得離別象征。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句。漢代,在長安的灞橋送行時,常須折“柳”送別,以表示想“留”住朋友,因此,有“春風(fēng)知別苦,不遣柳條青”的詩句。王維這首作品情景俱佳,難怪傳誦人口。他的另一篇《山中送別》亦是情意綿綿:

  山中相送罷,日暮倚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結(jié)尾:明年春草重綠時,您到底回不回來呢這詩句是脫胎自《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唐代的許多作家也常用“春草”象征離別,如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也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李煜《清平樂》也說“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倍际且悦⒌拇翰,表示濃濃的離情別恨。另外,初唐的天才詩人王勃,有首屬對精工的佳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王勃只活了二十六歲,但這首詩所表達的理性與智慧,實在超出了他的年紀(jì)。試想:離別是多么令人“黯然銷魂”之事,他卻能跳脫常人送別時的悲酸情態(tài),安慰朋友說:“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莫學(xué)那小兒女的樣子,流淚滿巾。他以一種豁達的胸襟來面對離別,又充分顯露對朋友的真摯情誼。

  【落第歸隱】“進士及第”是唐代文人的兩大愿望之一,(另一為娶五姓女)。但因科舉取士數(shù)量少,現(xiàn)實中有很多落第的“失路人”(常建〈落第長安〉詩,此類送別詩應(yīng)時而起。如孟浩然《留別王維》:

  寂寞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dāng)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yīng)守寂寞,還掩故人扉。

  據(jù)《舊唐書》載,孟浩然“年四十,來游京師,應(yīng)進士不第,還襄陽”,這首詩便是臨行前寫給王維的。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的意味,真摯動人。試想:一個落第的舉子又有誰來理睬只有孤單“空自歸”了!坝麑し疾萑ァ,表明他想歸隱;但“惜與故人違”表明了他與王維的友情深厚,不忍離去。他深切的體會到世態(tài)炎涼,真正了解賞識自己的只有王維,知音實在太“稀”少了,雖然平淡的近乎口語,但卻言淺意深,余味無窮。

  孟浩然此次落第,李白也有送歸之作,即著名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去,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江南三月,繁花似錦,送別就在這迷人的景致中,目送“征帆”在江流天際中一點一點的消失,顯示出一片深情。李白另有一首《送友人》,也充滿了美麗的畫面,情意綿綿: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子茲去,蕭蕭班馬鳴,

  青山,白水,浮云,落日,又有蕭蕭馬鳴,寫得有聲有色,頗為詩情畫意。同樣是寫落第惆悵,孟詩沉重異常;李白此詩舉重若輕,這恐怕是二人生命形態(tài)的不同吧!

  現(xiàn)代散文作家余秋雨說:“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鄉(xiāng)的!备腥苏f:“唐代的詩人是真正的游子。”的確,唐代士人終其一生都在為仕宦奔忙,但常常是“十上空歸來”,而這種落第之人,遠游送別時,不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么如何安慰友人如何哀而不傷這就要考驗詩人的智慧了。

  【同志為友】延陵掛劍,管鮑分金,范式與張邵的情意,生死不渝,這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事。同樣地,在唐代文壇上,許多詩人的友誼是文學(xué)史上珍貴的一頁。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者,莫過李白,杜甫和高適的交往。他們?nèi)嗽煌螝v,杜甫對李白很仰慕,贊美他“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同時也對李白的好任俠,使酒尚氣做了規(guī)勸,《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誰為雄。

  后來李白被流放夜郎,杜甫寫了許多詩為李白鳴不平,如《不見》詩寫道: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欲獨憐才……

  后來李白生死未卜,杜甫寫下了悲痛的《夢李白》二首: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地癘,逐客無銷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常相憶……

  另外,高適有一首寫給杜甫的詩,《人日寄杜二拾遺》:

  ……身在南蕃無所憶,心懷百憂復(fù)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fēng)塵。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這是高適晚年詩作中最動人的一篇。杜甫接到這首詩時,竟“淚灑行間,讀終篇末”,他這種對友人處境的深摯關(guān)切,恐怕是這首詩最動人的地方吧!

  唐代詩人中,元稹與白居易的患難真情,和許多離別相思的懷友之作,也是感人肺腑的。正如白居易《別元九后詠所懷》的結(jié)尾所說:

  相知豈在多但問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

  不久,白居易也被貶出長安,當(dāng)時在通州的元稹,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后馬上寫了一首《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fēng)吹雨入寒窗。

  這首詩以周圍景物的陰冷,以烘托他聽到好友蒙冤被貶的悲戚,竟至從病中驚悚而起。元稹另外有一首《得樂天書》,寫得更為深刻: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尋常度省曾如此,應(yīng)是江州司馬書。

  元稹收到白居易從遠方寄來的信,激動得淚流滿面。妻子看到這種情形非常驚慌,女兒也跟著哭起來,一起問怎么回事因為平常沒看到他如此反常,后來她們猜想到原因了:是遠在江州的好友白居易來信吧!他才會如此激動。詩中雖沒有題到元白的友誼如何深厚,但透過接信時全家的反應(yīng),已勝過正面描繪二人相思情誼的千百倍了。

  南朝著名的文學(xué)家江淹《別賦》里,寫了各種各樣的離別,都不免使人“黯然銷魂”。古代的許多送別詩,也大都表現(xiàn)了這種銷魂的情感。但“詩要避俗,更要避熟”,(劉熙載藝概)。唐人的送別詩,即能跳脫巢臼,一洗悲酸之態(tài);而且意境開闊,音調(diào)爽朗,獨標(biāo)高格。這大概就是唐詩之所以為唐詩的原因吧!

  贈汪倫------李白 

  

  李白登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山中送別------王維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綠, 王孫歸不歸?

  送別------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別董大------高 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闕輔三秦,

  風(fēng)煙望五洲。

  與君別離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

  兒女共沾巾。

  渭城曲------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送別 ------王之渙

  

  楊柳東風(fēng)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

  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送別詩,是抒發(fā)詩人離別之情的詩歌。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皭蹌e離,怨憎會”,是佛家所說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對于離別總是歌吟不絕。在這濃濃的感傷之外,往往還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抒發(fā)友情,或用于寄托詩人自己的理想抱負。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別詩往往洋溢著積極向上的青春氣息,充滿希望和夢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風(fēng)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釋】: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詳.少府縣尉的別稱."蜀州"一作"蜀川".城闕指京城長安.三秦:今陜西省關(guān)中地區(qū),古為秦國,項羽在滅秦后,曾將秦地分為雍,塞,瞿三國,稱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別是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比鄰:近鄰.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這里化用其意. 

  【簡析】:這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diào)迥然不同,有一種奮發(fā)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xué)境界.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jǐn)嚴(yán),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后來標(biāo)準(zhǔn)的五律有異,即首聯(lián)對仗,頷聯(lián)散行.這正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的特點. 

  【作者小傳】: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稱"初唐四杰".他們力求擺脫齊梁艷風(fēng),擴大詩歌的題材,表現(xiàn)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注釋】:詩題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陽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潤濕. 

  陽關(guān):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 

  【簡析】: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唐時即被譜成《陽關(guān)三疊》,歷代廣為流傳.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芙蓉樓:據(jù)《一統(tǒng)志》載:"芙蓉樓在鎮(zhèn)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晉潤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清代,在王昌齡謫居地龍標(biāo)(今湖南省黔陽縣)也建有芙蓉樓.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鮑照《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句意. 

  【簡析】:這首詩令人千古傳誦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白了自己永遠純潔無瑕的心. 

  【作者小傳】: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人.詩擅長七絕,被稱"七絕圣手".能以精煉的語言表現(xiàn)豐富的情致,意味渾厚深長.其邊塞詩很著名.有《王昌齡集》. 

  《贈王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1]煙花三月下?lián)P州.[2] 

  孤帆遠影碧空盡,[3]唯見長江天際流.[4] 

  【注釋】:之:去,往. 廣陵:揚州. 意思是: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1]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西辭:辭,辭別.西辭,由西向東行. 

  意思:作者在黃鶴樓和老朋友辭別了. 

  [2]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爛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順流 直下到揚州去. 

  [3]孤帆:單獨的一條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盡:沒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遠,遠遠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際:天邊. 

  意思:只看見浩蕩的長江水,滾滾向天邊流去. 

  【簡析】:這首送別詩,大約寫于開元二十年(732)前后.詩人的摹景寫情,出語不凡,使人贊嘆!第三四句既是寫景,更是寫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長江水永遠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

  經(jīng)典賞析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唐代文化人送別往往賦詩相贈。贈詩以貼近其人其事其情為佳。套用西方理論所講的"這一個"來說,送別也必須寫出"這一回"。元二其人,史籍難考,大抵只是王維的一般朋友,不見得很"哥們",不見得屬"死黨"。使安西其事,固然要吃苦,但也榮耀。王維送元二其情,由前面兩點推導(dǎo),應(yīng)以表達拳拳的祝愿與略略的遺憾為宜。我們且照著詩句看王維怎么處理:

  下筆從朝雨寫起,其實是寫了出使日的好天氣:那雨輕輕濕潤了大地,讓陽關(guān)路上那些討厭的塵土不致漫天飛揚。這對于沒有紅旗轎車可坐的元二來說,可算是天公的特別照顧了。有天公照顧,以后在馬車上的行程想必安全、舒適、快捷些吧--王維沒說"一路平安"和"旅途愉快",但這些意思卻都包含在詩句里了。

  第二句寫元二將要離開的客舍,雖然柳枝是等待人們折來送別的,見到柳畢竟會產(chǎn)生一點離情別緒。但王維顯然要淡化那離情別緒,所以強調(diào)柳色是一片青青,在細雨清洗下更煥發(fā)著新的神采。作者用這句創(chuàng)設(shè)的氛圍是開朗而非沉重的。讀詩至此,應(yīng)該把握住作者的主導(dǎo)情緒:他沒有理由在后面兩句表現(xiàn)悲戚,否則前后就太不協(xié)調(diào)了,作為一首七絕就失敗了。

  這樣讀下去,后面兩句一"轉(zhuǎn)"一"合"其實都沒太大的激動,不過是表示畢竟有點遺憾,今朝還能一起喝酒,"你"出了陽關(guān),再聚一回已不知要等多久了。

  世人總把"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作脫離全詩且脫離盛唐背景的解悟。盛唐以后,許多小文人陷在個人的感情圈子里出不來,見花流淚,對月傷心,把離愁別恨銘刻在小肚雞腸內(nèi),完全不知道世間還有"壯別天涯未許愁"的場合。西出陽關(guān)雖無故人,但西出陽關(guān)還有功業(yè)嘛!怎能在臨歧餞別之際作兒女子態(tài)呢!用小文人的胸襟是量度不出盛唐詩人的懷抱的。然而不幸,"研究"古典文學(xué)的偏多染著小文人習(xí)氣。有人竟說,讀到"西出陽關(guān)"便心中流血。本人在此謹(jǐn)衷心祝愿他以后不會讀到"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或"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以免心臟爆炸。

  我們有些很不經(jīng)大腦的偏見,以為在詩里傳出的一定要是深情,卻不知道,人際之情,深淺是因關(guān)系而定的。該深的固然要深,關(guān)系不深卻寫得深,便顯得矯情而且有阿諛諂媚之嫌,作者人格會因此而掉價。王維他們是視人格為命根的,他怎肯對一位普通朋友送上一份超越普通之情呢?

  一般朋友的送別實在只應(yīng)以表達拳拳的祝愿和略略的遺憾為度。此詩一出,許多別宴便以唱"陽關(guān)"代替各自賦詩。這現(xiàn)象正好說明王維所寫內(nèi)容情調(diào)具有普泛性,最適合一般朋友表達感情的度。試想想,假如只是泛泛之交,離別時,某甲對某乙竟流淚而執(zhí)手;或者某丙要去做大生意,某丁卻說希望路斷車輪生四角,這不都成大笑話么!至于后來,聽唱陽關(guān)三疊會有斷腸之感,那是因為音樂起了詩歌原所沒有的作用造成的。

  王維送元二,大抵只是應(yīng)酬。人在官場,少不免有應(yīng)酬。但應(yīng)酬要寫詩時,卻又要顯出獨特修養(yǎng)來才好。《送元二使安西》,技巧一流。這類應(yīng)酬詩,王維其實不少。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注釋】這是一首情韻感人的送別詩。晨雨淋洗后的渭城,土地濕潤,空氣清新,掩映在青翠鮮亮的柳蔭之中的旅舍,令人留戀。再干一杯吧!朋友,西出陽關(guān)之后,再想遇到老朋友就難了。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云

  [唐]李白

  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擾,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尋扁舟。

  【注釋】這首詩起落無跡,斷續(xù)無端。仰懷古人,壯思欲飛;自悲身世,愁懷難遣。好似整個人只有駕一葉扁舟遨游江湖一條出路了。這在李白詩中還是不多見的,李白縱情山水卻不能遠離塵囂,嘯傲江湖并不是他的生活目標(biāo)。但在這里,對現(xiàn)實的絕望似乎占了上風(fēng)。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釋】這是一首情思深厚的送別詩。好友在霧籠繁花的三月,辭別黃鶴樓東去揚州。作者立在江邊目送友人乘坐的小船,漸行漸遠,直到船影消逝在那碧綠的水天盡頭,只有長江還在向著天邊滾滾流去。此詩表達了依依惜別的深情。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這是一首千古傳誦的告別詩。李白正要乘船離開桃花潭,好友汪倫深情地唱著歌趕來送行。詩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夸張而形象地表達了對朋友汪倫深情厚誼的贊美和感激。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

  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注釋】

  ①聞:聽說。王昌齡(698~757?):唐代詩人。左遷:古人習(xí)慣上稱降職

  為左遷。龍標(biāo):今湖南黔陽,王昌齡這次是被貶為龍標(biāo)尉。遙:遠遠地。

  ② 子規(guī):即杜鵑鳥,又稱布谷鳥。

  ③ 五溪:今湖南西部五條溪流的總稱。

  ④ 與:給。

  ⑤ 風(fēng):一作“君”。夜郎:今湖南沅陵。

  【解說】

  在楊花落盡、杜鵑啼鳴的時候,詩人驚聞自己的好朋友王昌齡被貶到湖南龍標(biāo)。龍標(biāo)在當(dāng)時還很荒涼,詩人十分擔(dān)心,他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帶給遠方寂寞的朋友。

  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注解】

  ①畢竟:究竟,到底。②四時:原指春夏秋冬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jié)。 ③無窮碧:一片碧綠,無邊無際。 ④別樣紅:紅艷異常,與一般的紅不同。

  【大意】

  究竟還是六月里西湖的風(fēng)景美。

  這時湖上的風(fēng)光和其他季節(jié)大不一樣,

  萬頃碧綠的蓮葉,無窮無盡,一直連接到天邊。

  在早晨陽光的映照下,這荷花開得分外紅艷。

  【簡析】

  這首詩是詩人送朋友林子方時寫的。凈慈寺是西湖邊—座有名的佛寺。早晨詩人送朋友走出佛寺看到了西湖的美景有感而發(fā),抒發(fā)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人用的是抓局部帶整體的表現(xiàn)手法,著重描繪了碧綠接天的蓮葉和紅艷映日的荷花,突出了六月里西湖風(fēng)光的特色。詩中的后兩句也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多用來比喻有特色的、成績突出的人和事。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注釋】荊門:山名,在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

  【簡析】詩人正自家鄉(xiāng)四川東下,仗劍遠游,意氣風(fēng)發(fā),這首詩寫得氣勢奔放和開闊,表現(xiàn)出一種愉快和樂觀的心境。

古代送別詩 相關(guān)內(nèi)容:
  • 古代對妻子的稱呼

    古代對妻子的稱呼有很多,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古代對妻子的稱呼,歡迎大家查看。小君,細君 最早是稱諸侯的妻子,后來作為妻子的通稱;屎 皇帝的妻子。梓童 皇帝對皇后的稱呼。...

  • 古代十大名廚

    民以食為天。中國美食,舉世公認,烹調(diào)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成果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勤勞智慧使者的結(jié)晶,亦是祖國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古代四大名樓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縣府,都喜歡修建樓閣。中國古代的樓閣,或用來紀(jì)念大事、或用來宣揚政績、或用來鎮(zhèn)妖伏魔、或用來求神拜佛,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有北方鸛雀樓(因王之渙《登鸛雀樓》而聞名),江南三大名樓滕王閣...

  •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

    所謂“琴、棋、書、畫”當(dāng)中的“琴”,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彈拔樂器之一,現(xiàn)稱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歷史悠久,許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與神奇的傳說。...

  • 古代對人參的雅稱

    人參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稱為人參。古代對人參有哪些雅稱呢?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古代對人參的雅稱古代人參的雅稱為。...

  • 古代號的種類

    古代中國人的號有很多,不同的號,象征的意義、用途都是不一樣的。下面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號的種類吧!自號自號就是自己為自己所取的號。古人的自號,一般都有寓意在內(nèi)。1、以居住地環(huán)境自號:如陶潛,自號五柳先生。...

  • 古代名聯(lián)

    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古代名聯(lián),歡迎閱讀。名聯(lián)欣賞古代名聯(lián)木稼曾聞達官怕山頹今見哲人萎王安石挽韓琦門前莫約頻來客座上同觀未見書樓鑰露花倒影柳三變桂子飄香張九成李清照東墻倒,西墻倒,窺見室家之好前巷深,...

  • 中國古代的“九拜”

    “九拜”是我國古代特有的向?qū)Ψ奖硎境绺呔匆獾墓虬荻Y!吨芏Y·春官·太!罚骸氨婢虐,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以享右祭祀。...

  • 古代文人的詛咒作文800字

    滾滾長河載著古老的文明奔涌向前,翻開歷史的記錄,那漫漫長篇讓我驚嘆?蔀楹挝衣牭搅藨崙恐暎孔穼ぶ@字字足跡,我尋到了一個詛咒,一個古代文人不得志的詛咒。汩羅江畔,屈原心灰意冷。他的忠貞之心終不能被君主所明鑒。...

  • 古代形容女子笑的詞語

    古代形容女子笑的詞語大家知道有哪些嗎,古代是怎么形容女子的笑容的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編整理的古代形容女子笑的詞語吧!古代形容女子笑的詞語回眸一笑【解釋】眸指的是:眼珠。轉(zhuǎn)動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嫵媚的表情。...

  • 中國古代“諸子”作文話題及素材

    一、孔子(《論語》)話題話題1諸子作文話題、素材(盡善盡美)孔子對音樂的內(nèi)容與形式是非常重視的,它贊美古代樂舞《韶》及《九辯》完善的藝術(shù)形式。《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鬃釉u價《韶》樂盡善盡美。...

  • 古代對女子的別稱

    在我國古代詩詞中,對婦女有很多代稱,下面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對女子的別稱吧、、紅袖。本指女子紅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對酒吟》:“今夜還先醉,應(yīng)煩紅袖扶!雹、紅裙。本指婦女穿的裙,也指婦女。...

  • 古代年齡的雅稱

    在我國,每個年齡層都有獨特的雅稱。它們都分別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1歲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2歲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

  • 古代經(jīng)典諺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旅回古代?

    翻開那本厚重的書冊,品著茗之芳香,我準(zhǔn)備開始我的旅途。心里有股女子特有的內(nèi)質(zhì),徒步在歷史長河中,我感動了,盡管這趟旅行滿溢胭脂之香。“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的顰兒走進了大觀園,似乎也開始了她悲劇性的一生。...

  • 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