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文:自駕鄂西,問道武當(3)——梭布埡石林
我們經(jīng)過“高速三多”后,進入恩施市太陽河縣,游玩我們此次旅行的第一個景點:梭布埡石林。
梭布埡石林位于恩施市太陽河縣,是全國第二大石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總面積21平方公里。據(jù)專家考證,四億五千萬年前,梭布埡石林還是一片汪洋,海浪常年擊打著海底的石頭,是石頭上形成一道道“波痕”。“梭布埡”是漢語和土家語的結(jié)合體,梭布是土家語“三個”的意思,“埡”就是漢語“埡口”的意思。因此,梭布埡的意思就是“三個埡口”。
進入景區(qū),便可看到一塊塊帶有波痕的石頭?λ固氐孛参也皇堑谝淮谓佑|,但這是我第一次游玩石林,充滿了新鮮感。在導(dǎo)游姐姐的帶領(lǐng)下,我們首先來到梭布埡石林最著名的景點:犀牛溝。我們沿著回旋梯下入溝內(nèi),只覺得涼風撲面而來,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剛才,大家還大汗淋漓,進入溝內(nèi),便涼爽無比。漫步溝底,撫摸著兩側(cè)層層疊疊的巖石,享受著迎面吹來的涼風,真是愜意。洞內(nèi)雖有陽光,但終究潮濕,巖石上有一顆顆小水珠,濕漉漉的。因為是卡斯特地形,這一層一層的石頭手感微微發(fā)澀,又有點擱手,略顯粗糙。
這時導(dǎo)游姐姐指著左上方的一塊突出的石頭說:這塊石頭從巖石上突出,很像一根犀牛角,犀牛溝的名字因此得來。大家抬頭仰望,果真很像。仿佛是一頭犀牛遇到了強敵,躲在巖石后邊,只露出角來,準備迎戰(zhàn)。大家不禁嘖嘖贊嘆。又往前走,只見前方是一個水潭,潭中,聚集了犀牛溝巖石上的積水。積水中,有一塊小石頭。導(dǎo)游姐姐說,這塊小石頭像一只頭朝上仰望的小青蛙,而青蛙頭頂?shù)膸r石縫隙很小,巖石又很高,好像一口井,因此把它成為“井底之蛙”。一束陽光如舞臺上的聚光燈,直直的打在青蛙身上,陽光中還帶著一絲絲霧氣。小青蛙揚起頭,愣愣地望著天,幻想著,十分可愛。
接著,我們來到第二個景區(qū):磨子洞。雖說是“溝”但實際上是在地面之上游玩。我們在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巖石中穿梭。這些石頭有的好像一塊面包,被人切成一片一片的;有的像是一段樓梯,一層層,令人眼花繚亂。千奇百怪的石頭中,還穿插著一些綠色的植物,郁郁蔥蔥,讓灰色的石頭充滿生機。溝內(nèi)經(jīng)常會有一些洞穴,站在洞口,便有涼風撲面而來,因此,當?shù)厝税阉Q為“涼風洞”。這涼風洞的制冷效果不比空調(diào)差,因此,又被稱為“梭布埡石林的自然空調(diào)”,它保證能給炎熱的你來個“透心涼,心飛揚!”
除了犀牛溝,磨子溝這兩個景點之外,還有一個“九龍匯”。相傳,有九條龍在此處開會,因此稱為九龍匯。我們都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征服,為大自然的神奇嘖嘖贊嘆。那知這只是鄂西之旅的一小部份,明天的大峽谷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震撼。
青島市福州路小學五年級:小龍女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