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小巷
在農(nóng)村里總有一條寧靜而幽暗的小巷子,青石板路上冒出了幾顆雜草。夏日炎炎時,青苔也攀附在巷壁上,會讓汗流夾背的農(nóng)民們看到時,心底竄出一絲絲涼意。
太陽剛剛從東方冒出半個腦袋時,便會在小巷聽到有農(nóng)民伯伯在吆喝著:“賣雞嘍!”農(nóng)民伯伯正搖著蒲扇,賣力的吆喝著;j筐里的雞也撲騰撲騰的掙扎著,許是感到了燥熱,也許是在擔心、害怕主人會將自己賣出去,成為他們口中的美餐。
幾個扎著朝天辮的小孩子,在小巷子里到處亂竄,使得挑著扁擔的農(nóng)民們不得不把身子側(cè)著過道,也許你還會聽到農(nóng)民們嘀咕:“你們在這里,到處亂竄個啥子嘛!”
賣雞賣鴨的農(nóng)民們還會時不時地拉住過道的人,問“買不買鴨子、雞子嘛!好不容易上一次街!”
在巷子盡頭總會坐著一個穿著破布衣衫的老爺爺,老爺爺一臉慈祥的張望著,手里拿著一根大木棍,大木棍上還嚴嚴實實的裹著谷草,谷草里還插著一串串糖葫蘆。路過的小孩子總會看著糖葫蘆垂涎欲滴!但是用小手掏出荷包,一看──只有幾個零子兒!只得一臉失望的埋下頭離開!
若是碰巧遇到了住在巷子邊,而且上學的孩子,總會聽見他們的家人大聲囑咐:“你慢點走,要看著田坎,別跟壞人走!聽見沒?”
孩子也總會不耐煩的調(diào)頭就跑。
小巷子里也總會有一些垃圾,閑著的老人們會很勤快的拿著自己家的掃帚,慢慢的掃著垃圾。
……
巷子一般都比較背陰,時不時會有一陣穿堂風吹過。這一陣穿堂風來得真是時候,農(nóng)民伯伯也仿佛有了精神一般,把背心從肚臍眼兒拉到胸膛,大呼:“真涼爽!”額頭上的汗珠也被風干了。
到了太陽即將下坡時,賣家畜的農(nóng)民們收拾籮筐和沒賣出去的家畜,把家畜挑在肩上,準備回家。
唏噓聲逐漸從小巷子里流失,青蛙的“呱呱”聲、知了的“吱吱”聲卻進入了小巷子。
農(nóng)村的小巷子從白晝到黑夜,從喧鬧到寧靜,均是每日無論白晝還是黑夜都處于喧鬧的鬧市代替不了的。
初三:譚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