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第四回讀后感作文4篇
西游記第四回讀后感作文1
我最喜歡的書要數(shù)《西游記》了.它是明代作家吳承恩的著作,是根據(jù)唐代的玄奘到遙遠的古印度天竺去講述佛教的事而改編的.里面又加上了機智靈巧,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懶惰貪吃、忠心耿耿的豬八戒;任勞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和尚.他們共同保護他們的師傅—唐僧去印度取得真經(jīng),在我國佛教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他們?nèi)〉谜娼?jīng)靠的什么?靠的是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才能到達遙遠的古印度.他們一路上遇到的困難和坎坷無數(shù),他們只有依靠這種精神才能戰(zhàn)勝一切,越過陡峭的大山,跨過寬廣的大河.
只因為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具有高超的武功和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在辨別什么是妖怪,什么是普通的凡人,孫悟空與唐僧彼此間產(chǎn)生了許多矛盾和誤解.
比如說,《西游記》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非常狡猾,他想長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唐僧的肉.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想借助孫悟空不在這一機會對唐僧痛下殺手,因為唐僧一向是以慈悲為懷,所以這個辦法成功率很高.果然孫悟空去為唐僧化緣了,白骨精發(fā)現(xiàn)這是天賜良機,便變作一個年滿十八歲的女子走到了唐僧面前,用花言巧語哄騙了唐僧和剩下的兩個徒弟.剛要下手,孫悟空就回來了,他用火眼金睛認(rèn)出來是白骨精舉棒便打,不料,白骨精把假尸留下,真身回到了白骨洞.唐僧本想把孫悟空趕走,在兩位徒弟的勸說下,孫悟空便留了下來.故事中唐僧第一次誤會了孫悟空.接下來,白骨精接二連三的變化,都被孫悟空識破.到了第三次變化,孫悟空忍無可忍.舉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以為孫悟空接二連三的行兇,把孫悟空趕走了.這次唐僧真的誤會了孫悟空,本來孫悟空的目的是保護唐僧,沒想到卻錯以為行兇殺人.
只因為孫悟空有火眼金睛,而唐僧卻沒有,所以彼此間產(chǎn)生了很多矛盾,很多誤會.
《西游記》這本書對我的啟發(fā)很大,它讓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的意志和寬容別人的精神.
西游記第四回讀后感作文2
“圣僧努力取經(jīng)編,西宇周流十四年.苦歷程途遭患難,多經(jīng)山水受迍邅.功完八九還加九,行滿三千及大千.大覺妙文回上國,至今東土永留傳.”這是我國四大名著《西游記》的真實寫照.以前是看電視了解唐僧取經(jīng).這次通過看書卻品出了新的味道.
眾所周知,唐僧取經(jīng)的成功離不開三個得力的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唐僧的大徒弟要練過硬的本領(lǐng),漂洋過海,尋訪名師.經(jīng)過一番苦練終于練就了七十二般變化,一雙識別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才可護送唐僧西天取經(jīng).八戒最大的特點就是可愛.只要有他就會有笑聲,有人誤會他懶惰.其實收拾包袱、喂馬的工作他都一絲不茍,挑不出什么錯來.但是他很小氣,總是暗地比較,自己比別人多干了多少.的確,八戒在隊伍里面確實是個人素質(zhì)最差的一個.但是我想并不是由最好的人員組合起來的隊伍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隊伍的整體功效.一個強大的完整的隊伍,成員必須要有不同的特點和分工.你仔細(xì)觀察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通風(fēng)報信的往往是八戒.而打不過就跑這個特點也只有八戒有.我記得以前有個將軍,他就是要用怕死的兵放哨.別人不解.他說假如用勇猛的士兵放哨站崗,遇到敵人一定會戰(zhàn)死,而膽怯的士兵則會跑回營中報信.這就是說明人員搭配問題的很好的一個例子.
在看《西游記》的過程中我覺得唐僧確實是一位優(yōu)秀的領(lǐng)導(dǎo)人.他有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唐僧之所以能取回真經(jīng),不僅僅是有三個勇敢的徒弟,更重要的是他本人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無論是妖魔鬼怪想要吃掉他,還是各種美女誘惑他.他都毫不動搖,抱定一個信念:不悲觀、不氣餒,最終取得了勝利.最終唐僧師徒四人齊心協(xié)力、團結(jié)一心,其利斷金.取經(jīng)途中孫悟空等人遇到困難時,雖有矛盾,但最后都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了師傅,上天入地,遍尋各方神圣.我想如果沒有他們的團結(jié),就沒有最后四人終成正果.
《西游記》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它非常的好看,真不愧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西游記第四回讀后感作文3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游記》,老是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jié)之中.
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媽媽總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我想,大概每個孩子都得到過這樣的答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
我們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著一本《西游記》的連環(huán)畫,津津有味地看著,當(dāng)孫悟空打敗了妖精,我們總會為他歡呼;當(dāng)他受到了冤屈,我們也會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當(dāng)孫悟空被唐僧誤會,被逼回花果山,繼續(xù)當(dāng)他的齊天大圣,但當(dāng)唐僧遇到危險,豬八戒趕到花果山向?qū)O悟空求救時,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記得那時候看連續(xù)劇,當(dāng)看到此片段時,眼中便充滿淚水.因為我知道,當(dāng)時的我就是孫悟空.
這只活蹦亂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們的化身.當(dāng)他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時候,就象征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當(dāng)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和群猴們玩耍時,就好似我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當(dāng)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就好似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不小心跑進了大人們的世界,并且搞得一團糟,大人們想哄住他,便封了他個弼馬溫,沒哄住.又封了個齊天大圣,還是沒有哄住.而后如來出現(xiàn)了,伸出他的飛掌將孫悟空束縛在五指山下.嚴(yán)慈的父親,終于壓服了他調(diào)皮的兒子.度過了漫漫的五百年后,觀世音的出現(xiàn)給了孫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經(jīng)之路,也踏上了漫長的人生之路.
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難關(guān).這就好像我們成長道路上布滿荊棘.最終,他們戰(zhàn)勝了難關(guān),取得了勝利.“工夫不負(fù)有心人”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是再恰當(dāng)不過.而我們,只要有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決心,也會取得最終的成功.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經(jīng).在學(xué)校里,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有的則像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的像孫悟空,活靈活現(xiàn),足智多謀.而唐僧則是心地善良,不愿氣餒的人.若我們在學(xué)習(xí)上能個個都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有對學(xué)習(xí)的信念,那一定會取得成功.
隨著年齡的增長,《西游記》帶給我們不再是對神話的幻想,它令我善良,寬容,嫉惡如仇,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感謝吳承恩,是他用他那超凡的想象力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一個充滿離奇,曲折,夢幻的夢……
西游記第四回讀后感作文4
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但卻引起了兒童的喜愛,那就是《西游記》.小時候,我只是看動畫片與圖畫書.但現(xiàn)在,我不僅看與讀,而且還學(xué)會了思考.
《西游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啦!因為他總是聰明過人、助人為樂、能分辨好人與壞人,來守護唐僧和弟兄們.他就像我們現(xiàn)在的人民警察一樣,火眼金睛,抓壞人救好人,時刻保衛(wèi)著我們.或許由于唐僧遇到麻煩的事情就不動腦筋,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的緣故吧,有時才會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說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不過我還認(rèn)為唐僧過于善良,哪怕對待壞人也十分好,因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質(zhì).
我也很喜歡豬八戒.我覺得他是個性格單純但很可愛的人.他不會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卻有正義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會去做.他會奮不顧身地保護師傅的安全,而不考慮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動腦筋,但是人們覺得他笨的可愛.我們要學(xué)習(xí)他那種不怕敵人的膽量.不過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細(xì)考慮,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憑自己的實力去做.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