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作文
作者:魯?shù)钕?/p>
我最喜歡的一個漢字
漢字,是凝聚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jié)晶,然而在眾多漢字中,我喜歡“人”字,它的結(jié)構(gòu)是一撇一捺,雖然簡單卻代表著相互支撐,又如“愛”字,它包含著親情之,師生之愛,朋友之愛······然而,我最喜歡的漢字是“誠實”的“誠”字,它時刻告誡人們:要誠實,不能撒謊,實是求事。
“誠”字在字典里有兩種解釋:
1、心意真實,不虛偽、虛假。
2、<文>確實;的確。
因為有一件深刻的事,才讓我喜歡
上“誠實”的“誠”字。
有一次,九月一日開學(xué),老師就讓我們買《上海作業(yè)》。當(dāng)我捧著這本《上海作業(yè)》時,想了一個壞的念頭。到家后,我把《上海作業(yè)》的答案撕了下來,放在柜子里。第二天,老師讓我們把答案撕下來,這時,教室一片混亂,我就混水摸魚逃過去了。
放學(xué),老師讓我們寫《上海作業(yè)》;丶覍憰r,一個難題難住了我,我就想起了答案,拿出答案抄了起來。第二天,老師批完后,我想:我不用訂正了,嘻嘻。發(fā)下來了,我掀開看,看見了一個大大的“誠”字,我羞愧的低下了頭;丶液螅野汛鸢笂A到《上海作業(yè)》里面,準(zhǔn)備交給老師。
“誠”字永遠(yuǎn)印在我的腦海中,我難以忘懷。
作者:張垚
像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在方格紙上跳躍,盡情地玩笑嬉戲;像一條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流過筆尖,頓時一篇佳作躍然紙上。漢字,我們中華民族的漢字!
從小,我就與漢字拉起了手。在《格林童話》中,漢字拉著我的手,為我講述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愉悅了我的眼睛;在一本本的科普、歷史書上,漢字又告訴我世界的奇妙,祖先的秘密,開拓了我的眼界,為我的大腦“充電”。漢字由橫豎撇捺折奇妙組合,同我們身體上的器官多么相似,它們就是我們的伙伴。如今,我們要將這群可愛的小精靈瀟灑地留在方格框里,給記憶留下無窮的回味。
漢字從古演變到今天我們使用的楷書,每一種字體都讓我著迷,它有一種智慧的力量,一個想象的天地,讓我瞬間有許多的靈性,在自己的空間飛翔和馳騁,F(xiàn)在,我參加了作文興趣小組,因為漢字具有聲音、色彩和氣味的魅力,調(diào)動了我寫作的情緒,漢字好像我的兵將,乖乖地聽我調(diào)遣,流過筆尖構(gòu)成了一篇篇佳作。
看著自己熟悉的漢字,我不禁贊頌道:中華漢字,生動形象。傳播文明,蓋世無雙。連綴成句,頓挫抑揚。書法字體,各具特長。篆書隸書,古色古香。
我愛漢字,我愛寫作,我更愛中華民族的漢字。
陳鐵軒
漢字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藝術(shù)瑰寶,它們像一個個歡快的小精靈在紙上跳躍,為我們龍的傳人譜寫著華麗篇章。
幾千年來,我國出了很多的書法名人,漢字也經(jīng)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演變。王羲之行書流暢,柳公權(quán)的楷書端莊。
在漢字中,諧音也非常有趣,比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四月的冰河——開動(凍)了;上鞋不用錐子——真(針)好。還有一些商家也為了推銷自己的產(chǎn)品,用一些諧音的四字詞語做廣告,如:賣蚊香的就用“默默無蚊”;賣房子的就有“出神入畫”;賣水杯的就用“有杯無患”。這又為漢字增添了很多樂趣。
對聯(lián)也是漢字中的精華。在古代,人們常常進(jìn)行對對聯(lián)活動。如:“比目魚,”就對“獨角獸”!按蟆睂Α靶 保案摺睂Α暗汀。這些都講究平仄押韻,整齊對仗。
字謎也是在漢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七十二小時,打一字:“晶”;一品咬掉牛尾巴:“告”;人靠在樹旁:“休”;床前明月光:“曠”。
中國的漢字如同汪竹柏詩中所說的一樣,“中華漢字,生動形象,傳播文明,蓋世無雙!边@時我想說:“我愛你——漢字。”
指導(dǎo)教師崔梅茹
張藝昕
漢字,中華民族使用的文字,已經(jīng)過了四千多年的歷史,從甲骨文到金文;從小篆到隸書;后來便發(fā)展到了行書、楷書、草書。
漢字分為象形字和會意字。象形字就是根據(jù)古人對一個事物的認(rèn)識,漢字逐漸演變成了像這個物體的形狀,以此做為交流的工具。像太陽用甲骨文寫就是像一個太陽周圍散發(fā)著光芒,而月亮就呈一個月牙兒狀。
會意字就是看到這個字,就能知道它的意思,如:“采”字,上半部分就是由“爪”變化而來的,下面的“木”就是指植物。這樣一看上去就像一個人用手在采摘植物上的花葉或果實,這就是會意字。
漢字的年代久遠(yuǎn),傳說是倉頡創(chuàng)造而來。
秦朝時人們曾使用過金文,后來有些字難寫,從而改用了小篆。就這樣漢字從此進(jìn)行了漫長的演變過程。
漢字,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沒有漢字,人們就無法正常溝通;如果,沒有漢字,我們就無法讀書看報;如果,沒有漢字,人類的靈魂與修養(yǎng)就得不到提高。所以,“漢字”的意義遠(yuǎn)非兩個字那樣膚淺,而是見證著歷史朝代的興與衰,富與賤的歷史文物,更是帶領(lǐng)我們走向知識殿堂的法寶。
指導(dǎo)教師崔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