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zhèn)歲月
讀,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四句,便勾起我對小鎮(zhèn)歲月的惦念。
我的少女歲月,幾乎就守那一百來坪的,小商店中度過。那是父親經(jīng)營的,后來畢業(yè)回家,便在那看店。記得,鄉(xiāng)間,是按雙日子來逢集的。逢集那天,那真是,雞還在叫,月亮還沒走,已經(jīng)是車聲陣陣了。還有鄉(xiāng)野里,種菜的菜農(nóng)們,頂著月光,踏著白霜上路趕早市。
逢集那天,一聽到外面有聲音,就要起來。還要把自家門前的攤位擺好,到時會有固定做生意人來擺小商品賣,我們可以收點租金。平時空曠的街道,在趕集那天,可熱鬧了。賣什么的都有,人們走在狹窄的街道上,挑選著自己需要的商品,晃悠悠的,閑閑散散的。你看,還有大媽,挑了幾只家里養(yǎng)的雞,擺在那,坐在小板凳上,靜靜等著買主。
我家店隔壁,是一家早點店。那里總是有許多人,鄉(xiāng)間的大叔,爺爺輩們,坐在那,泡一壺茶,買上幾個點心,三五人成一桌,侃大山,好不熱鬧。那家早點店,就是一個交流中心,誰家蓋房子了,誰家牛生小牛犢了,都在那傳播。那家早點店點心很好吃,特別是那油炸鍋巴,特香,特脆,后來就少有機會吃了。店的女主人是個很和氣的嫂子,干活特麻利,我們在一起很和得來,那家大哥人也好,就是喜歡打麻將。
一到年底,那里還是相親的好去處。幾個大嬸們陪著一個小姑娘,男孩那邊也有人,來了就坐那喝茶,吃早點,看中了,就到我店里來買紅手帕。我們這兒的習俗是相中了,就用紅手帕包女孩見面禮錢,算是定下來了,鄉(xiāng)村的愛情就這么簡單。在那呆的幾年里,不知賣了多少紅手帕。
那幾年,也有許多人到我家,上門提親,姐姐說我像花一樣,被人發(fā)現(xiàn)了。那眼睛都長到天上去了,輕易不與人見面。只一次和一個海軍的見了面,后來就錯過了,不了了之。
中午了,趕集的人們漸漸散了,小商,小販們也收拾自己的商品各自回了。留下一地的垃圾,到下午才有人來清掃。下午的小街,恢復了平靜,顯得有點冷清。偶有幾個路人經(jīng)過,必然引得這些守店人的注目禮。下午閑得時候,也會去附近店鋪串串門和人聊聊天。猶記有一個比我大點的姐姐,那時生了個寶寶,因我常常的抱他,他就有點分不清誰是媽媽,誰是阿姨,可愛的很。
夜晚來臨,小鎮(zhèn)更加寂寂無聲。我們這些守店的人可以閑下來,找點樂子。時常約了在一起斗地主。那時,我好像還贏了不少,幾個大姑娘,小媳婦還給我起了個綽號,小地主。這些都是平時,日子過得舒服。可是到了年關,那叫一個忙啊,過年前,在外面打工的人都回來了,逢集那天,街道上的人,那叫一個熙熙攘攘。我家的店,在鎮(zhèn)上算是大的,所以人都趕到我家來買年貨。逢集一上午的盈業(yè)額就上萬,哥哥,姐姐,爸爸全都來了,再加上我都忙到不行,累,但也快樂著,經(jīng)常在年底把店里的商品賣得空空的,那時的生意真好做。
后來,我去了上海上班,父親年紀也大了,也就把店鋪轉給別人做了。一晃許多年過去了,有時回去,早已物事人非,不免難過。青春,純真的愛情都遺失在流年的路上了,那年,那月的人,你們都在哪?留我在念,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