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獎章事跡材料
五一勞動獎章事跡材料
走近每一位優(yōu)秀人物,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們竟是如此平凡,而你又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偉大就在于他們的平凡。
。}記
百里江湖,碧波粼粼;千米長堤,綠煙渺渺。美麗的高郵蘊藏著勃勃生機,也養(yǎng)育出了無數(shù)優(yōu)秀兒女。
徐國華,這位郵城人家喻戶曉的揚州高華化工有限公司化肥廠的一名普通員工,24年來,本著對電學的熱愛和對企業(yè)的深情,刻苦鉆研技術,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青春與熱血,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成為高郵人民的驕傲。
精湛的技術,使他在電力王國中遨游
“電器土專家”這一稱號,徐國華是授之無愧的。
說他是“土專家”,只因他是位普通的企業(yè)員工,文化水平也不算高,然而,就是這位普通的員工,24年來,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無私服務于企業(yè),保證了企業(yè)多年來生產(chǎn)用電無事故和電 器設備長期的安全運作。
其實,徐國華心里明白,自己只有高中文化,要想煉就一身過硬的技術,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就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因此,他對電學書籍表現(xiàn)出一種異常的癡迷,只要出差,總忘不了到書店去轉一轉,遇到好書,他會如獲至寶,有時苦于囊中羞澀,就只好站在書店里閱完后才出來,為此,他當然吃了不少“冷面”、遭了不少“白眼”,但過后又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他不但自己持之以恒地學習技術,還帶著大家一起學,經(jīng)常利用工余時間,找資料、編講義、繪電路圖片等分給大家。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掌握技術,還不定期地舉辦電工業(yè)務培訓班,從電機、變壓器到半導體可控硅,把自己掌握的業(yè)務知識和技術毫無保留地向大家傳授。
在徐國華所帶過的徒弟眼中,他簡直就是電學能人,不但懂電學理論知識,更會用于實踐,也會自己發(fā)明創(chuàng)造。1995年初,高華公司新產(chǎn)品pvc粒料設備安裝時,有一臺主要設備圖紙只在關鍵部位標了幾個空框,一旦該部位發(fā)生故障,沒有相應的處理辦法,后果將不堪設想,為了防患于未然,徐國華一有空就仔細檢查設備,對著實物和圖紙認真研究,經(jīng)常忘了吃飯時間,終于利用設備的用途和原理,為所有打空框的部位繪上的詳細的電路標識。1996年,該設備果然發(fā)生了故障,因為對徐國華補繪的圖紙沒有多大把握,大家一籌莫展。徐國華果斷地按照自己補繪的圖紙,判斷出故障點,及時更換了一只電子元件,很快就排除了故障。
1996年6月,為公司聚氨酯車間和化肥堆場深井供電的地下電纜發(fā)生短路接地故障,使生產(chǎn)面臨停電威脅。緊急情況下,徐國華勇敢上陣,而排除故障的關鍵在于準確地探定地下電纜的故障點,然而,當時公司還沒有任何探測工具,憑著對全公司地下電纜電線的了解和深厚的理論知識,徐國華琢磨出了幾套測定方法,幾經(jīng)篩選,終于研究出一套新的測定方法,并自制了一個土探測儀,幾番周折后,故障點找到了,兩根電纜迅速地修復了,供電告捷,他卻累得癱在了地上。
徐國華不但為企業(yè)解決疑難問題不遺余力,對外單位的求援也是盡心盡力。1996年,高郵水泥廠一臺磨球機因電機無法啟動造成內部結塊,而停產(chǎn)待修。時值水泥銷售旺季,該廠領導十分著急 ,請了幾個單位的電工都未能解決問題,最后慕名找到了徐國華,他很樂意地接受了,連續(xù)三個晚上蹲在磨球機旁排查線路,回到家后更是廢寢忘食,查資料、畫圖線,忙得不亦樂乎。終于幫助該廠改進了原電機電路,并成功地為其設計了一套助啟裝置。該廠領導非常感激,要重金酬謝。徐國華卻這樣回答道:“我是來幫忙的,不是來掙錢的,至多只能收一點勞務費,其他的錢我不能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電力技術有了迅猛發(fā)展,公司電器設備也在不斷更新。徐國華的擔子也更重了,鉆研的范圍也更大了,但在電力領域仍然表現(xiàn)出較深的造詣。1998年,公司新上馬一項dl-苯丙氨酸工程,該工程電氣部份由徐國華負責設計,一個日本進口的變頻器成為工程的關鍵,一旦調試不成功 ,整個生產(chǎn)流水線就不能運行。而這個變頻器完全是電腦控制設備,運用的是全新的集成電路技術,好在早年電腦剛流行時,他就買來相關書籍,獨自揣摩,掌握了有關電腦線路的外圍理論,只是一直未能用上。由于有理論基礎,這項工程中,大家認為最難啃的“骨頭”,他只花了兩個晚上就解決了問題。
強烈的責任心,使他贏得了由衷的贊嘆
公司上下,沒有人佩服徐國華的,不僅因為他有過硬的技術,更因為他有一顆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
其實,徐國華成為電工,還起源于他樸素的感情。當時,公司同步電機的修理都是送到南京或請南京師傅來廠修理,一臺大電機修理一下,少則大幾千元,多則兩三萬元,還要再加運費、招待費等,而且時間也得不到保證。從部隊退伍回來就分到廠里的徐國華,一股以廠為家的熱情,使他對這種現(xiàn)狀感到惋惜,決心帶領大家共同摸索攻關。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終于掌握了維修技術,F(xiàn)在公司有了自己的電機維修班,每年節(jié)約維修費用20至30萬元,而且,近幾年,從未出現(xiàn)過因電機維修不及時而影響生產(chǎn)的現(xiàn)象。
說徐國華會對公司近千臺高低壓器、300多臺電機、90多塊配電盤及空中、地下縱橫交錯的長達幾十公里的電纜電線具體走向都了如指掌,或許還不大相信,然而他確實這樣做到了。公司每一個電力設備、每一根電纜電線有故障都牽動他的心。無論白天黑夜,還是嚴寒酷暑,只要工廠電器發(fā)生故障,他總是隨叫隨到,毫無怨言。有一次,工廠配電房空氣開關發(fā)生故障,全廠被迫停電,廠領導知道他在家病休,不忍心打擾。徐國華從同事那里得知情況后,不顧虛弱的身體,立即趕到廠里參加檢修,當時正值盛夏,配電房象只大蒸籠,協(xié)助他的小伙子吃不消這樣的高溫熏蒸,輪流下來喝水揩汗,而他卻堅持到處理好故障后才下來,這時,他已象從河里爬上來的一樣,渾身濕透透的,在場的每個員工感動不已。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徐國華每年要參加處理故障80多次,累計加班500多小時,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在夜間工作。
作為企業(yè)員工,徐國華的心緊緊地系著企業(yè),情深深地戀著崗位,處處為企業(yè)著想。1995年,公司廠房內配電盤改進時,徐國華先后跑了多家開關廠,只為了能購買到質優(yōu)價廉的配電柜,最后僅購買的8塊配電盤,就為廠里節(jié)約3萬元。別人問他何苦,徐國華卻說,廠子是大家,買設備的錢是大家的血汗錢不能亂花,能節(jié)省就節(jié)省。
大家對徐國華的了解與敬佩,更多是從他平時解決問題、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技巧上而得出的。有一次,化肥生產(chǎn)中電爐絲嚴重燒壞,熔斷的電爐絲掉落在內套筒底,若不取出,就無法更換,而不能正常生產(chǎn),正當大家不知所措時,有人找來徐國華。他檢查原因后,找來毛竹片,精心做成一定形狀,小心地將落在筒底的電爐絲夾了出來,很快排除了故障。這一看似簡單的做法,正是徐國華豐富經(jīng)驗的積累,而他卻笑稱為“雕蟲小計”,也正是這一手絕活,為化肥廠避免了十幾萬元的損失。
驕人的榮譽,成為他繼續(xù)前進的動力
徐國華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因為高超的技術和優(yōu)秀的人格,他多次受到省、市有關部門的表彰,1994年被揚州市政府授予“勞動模范”稱號,1997年被江蘇省總工會授予“省立功獎章獲得者”,1998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今年又被高郵市表彰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
在眾多榮譽面前,徐國華沒有驕傲,始終以高尚的思想境界去對待工作和生活。用徐國華的話來講,榮譽只屬于過去,人們要看的是你現(xiàn)在和將來怎么做。
其實,徐國華的家庭經(jīng)濟并不寬裕,愛人又下崗在家,但他從不向領導提出要求。許多廠家都想高薪聘請他,卻遭婉言謝絕,他說:“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技術只能是為人民服務的本錢,而不應是謀取個人利益的資本。”為此,他每年義務為公司員工修理家用電器近百臺次;遇到黨組織開展獻愛心活動,總是積極響應,帶頭參加。今年5月,他又服從公司調配,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到條件艱苦的山西長子化肥廠從事技術協(xié)作,在另一方天地播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