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3.15權益消費者打假作文:一言難盡
3.15維護消費者權益--為什么打假總是那么難呢?凡是免費的,都是吸引眼球的,“天上掉餡餅”的事兒不見得有多少人相信,但“天上掉燒餅或者煎餅”,多半還是有可能讓人相信的。
把新聞當小說寫,編故事,這樣的情形比比皆是,有趣的是,還有很多人相信。這些相信者平時或許是最痛恨“假”的人,而且也是自認為最聰明的人,可惜,現(xiàn)實剛好相反,反倒被假新聞調(diào)戲著。
心理學上講,人,多半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假新聞”之所以成為很多人“愿意相信的”,一方面是因為投其所好——人潛意識里希望看到刺激的,于是便有人語不驚人死不“羞”;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平日沒有太多“真新聞”的提供,于是久而久之造成了“假作真時真亦假”。
假新聞其實和大多數(shù)的生活沒有太多直接的關系,不過是主導一些個人情感和情緒而已,造假者是最可能成為直接利益獲取者,當然,玩過了火,離自焚也就不遠了;假貨則不同,消費者的利益身在其中,被假貨所侵蝕,到頭來興許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溫州,如今一個大款云集的地方,其早期因“假皮鞋”、“假名牌”而著稱,許多私人企業(yè)、個體老板借此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不過當逐漸做大之后,就不再以假為榮,走上了一條相對“正”的軌道,很難想象,假如一假到底,現(xiàn)在的溫州會是一個什么模樣。
各類市場上假貨無所不在,甚至還得一美名曰“山寨”,究其原因,屢“打”不止蓋因有“市場需求”——一些消費者平日眼睛就盯著“假貨”,甚至到了非假不買的地步,直到上當受騙之后方開始痛斥;如果再深入分析,假貨之所以大行其道,歸根結底基于兩點:1,消費者缺乏足夠成熟的消費意識;2,市場沒有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實惠的“真貨”。
單靠宣傳,比如整天大聲疾呼保護知識產(chǎn)權,說實話,不能說一點沒用卻也沒啥太大的用,往狠點說,這是一個“有便宜不賺烏龜?shù)?rdquo;的時代,你若不給出一些實惠,即使是真的,你依然無法讓消費者產(chǎn)生“有賺頭”的感覺,難免落得一個孤芳自賞、有價無市的結局。
凡是免費的,都是吸引眼球的,“天上掉餡餅”的事兒不見得有多少人相信,但“天上掉燒餅或者煎餅”,多半還是有可能讓人相信的。
平時我用電腦比用筷子一點不少,但本質(zhì)上是個“電腦盲”。前幾天一個諳熟電腦的同事幫我給新買的筆記本裝上了殺毒軟件,我問他多少錢,他說是免費的;我說怎么會,他說,真的,不信我給你演示一下;他順手輸入了一個網(wǎng)址:,果然可以免費下載“微軟mse殺毒軟件”。
微軟提供免費殺毒軟件下載,這相當于“天上掉燒餅或者煎餅”。不過了解之后方知,想要吃上這免費的“燒餅”或者“煎餅”也是有條件的——首先你的電腦必須是“正版系統(tǒng)用戶”。
只要你使用的是正版系統(tǒng),你就可以得到免費的殺毒軟件,而且技術先進、安裝便捷,重要的還有輕量化設計,系統(tǒng)資源占用少,而且只在電腦空閑時執(zhí)行安全檢測任務,無需擔心影響系統(tǒng)性能……這就是消費者可以體驗到得的“實惠”,這種“實惠”讓使用正版、拒絕盜版體統(tǒng)的人在獲得精神層面的滿足同時,也能獲得類似于“物質(zhì)獎勵”的回報。
“精神文明、物質(zhì)文明,兩手抓,兩手硬”,這是社會發(fā)展建設的雙管齊下,也應該是打擊盜版、支持正版、打擊假貨、支持真貨的行動中的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