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不可諫
往者不可諫
幾年前我讀《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的時候,看到秦二世胡亥當(dāng)上皇帝不久,說了這么一句話:“人生居世間也,譬猶騁六驥過決隙也。”就是說,人生活在世上就好像是趕著一個六匹馬飛奔的快車,迅速地通過了一個小的間隙。當(dāng)時我很不理解,為什么不理解呢?秦二世胡亥當(dāng)上皇帝才二十一歲,二十一的青年就學(xué)老人家感慨人生苦短,不合道理。∧菚r我以為秦二世胡亥是在為自己的貪圖享樂找借口,就像李白說的那樣“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不久我又讀了曹植的《送應(yīng)氏》:“天地?zé)o終極,人命若朝霜”,還有阮籍的《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大意都是,時間歲月之長就像天地一樣沒有終結(jié)的時候,而人的壽命之短就像早上的霜露一樣。那時候曹植跟阮籍都很年輕啊,他們都可以感慨人生苦短,憑什么秦二世的話就是為自己后來的貪圖享樂找借口呢?既然秦二世不是在為自己后來的貪圖享樂找借口,他又為什么又那么悲觀呢?
這個問題,我是后來看了王立群先生的《讀史記之秦始皇》我才弄懂的,他是這樣說的“胡亥這一次是跟著他父親秦始皇一起去出游,出游之前,秦始皇還非常健康,幾個月之后,秦始皇就病死在路上了。胡亥是親眼看見他父親在幾個月時間里,從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一下子變成一具腐爛的尸體,這個過程胡亥是親眼目睹,這對他的刺激非常之大。他從他父親幾個月的生死變化中悟出來了一個人生道理:人生太短。”
既然人生太短,也不能像秦二世、曹植、阮籍、李白那般整天花天酒地啊!可對于二十出頭的小伙子又能做些什么呢?
恰好這個時候,我其中最好的一個朋友竟然結(jié)婚了。當(dāng)然我吃驚之外,還是真心誠意地祝福他的,不過這又好像在提醒我“時間飛逝,你到現(xiàn)在什么也沒有!”這又讓我想起《史記·李斯列傳》那段話,它是這么說的“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讬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簡單地說,就是人生在世,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莫大的悲哀。一個人總處于卑賤窮困的地位,那是會令人譏笑的。
經(jīng)過秦二世的人生苦短,還有李斯的卑賤窮困,所以我得為自己的前途想想了。
去年年關(guān),我有一次喝醉酒,半夜醒過來,突然之間又想到這些事,心里難受,一時興起,就填了《青門引》。原文是這樣的:
《青門引》
癸已年歲末,余自雷州回高陽,與舊時友聚,夜夜笙歌,斗酒作樂。今宵酒醒,傷懷,故作《青門引》以記之。
三更人靜,半夜天心,一場愁夢酒初醒。問斷風(fēng)聲春來影,門外霜重馬蹄輕。
昨夜斗酒,青門風(fēng)冷,飲盡風(fēng)霜等天明。杜康解憂好事近,明朝再續(xù)高陽情。
這首詞的大意是什么呢?是心里的憂愁無法排遣,只好等待天亮咯。為什么要等待天亮呢?因為天亮了,就意味著又和朋友們坐在一起喝酒,不要去想什么人生大事。這體現(xiàn)的什么思想呢?及時行樂的思想。
但這思想很快就被我淘汰掉了。為什么呢?因為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啊,是志氣的人總有曲終人散的那天。就在和朋友告別那天,我又寫了一首送別詩《贈楊君》,原文是這樣說的:
《贈楊君》
春山流水花又開,
少年青絲不復(fù)來。
一年三百六十日,
日日北望黃金臺。
但是很多人不理解“黃金臺”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呢?黃金臺是戰(zhàn)國時代,燕昭王采納人才的地方,所以這首詩的大意是,感慨人生苦短,渴望建功立業(yè),就這么簡單。
可是又多少人能懂,這讓我感悟到,人生一世,真正關(guān)心你的人其實并不多。即使是最欣賞、最關(guān)心你的人,也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忽視你,甚至誤解你。因為證明自己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困難的事!你想是證明你有才華嗎?你想證明你忠誠嗎?太難了?纯词澜缟隙嗌儆胁胖,終其一生都無法證明自己的自己的才華。多少世界級的頂級畫家,一生窮愁潦倒,死后,他的畫才被后人所認(rèn)知。這些頂級人才一生都無法證明自己,何況我們呢?所以不久之后,我又寫了一句短詩“時光飛逝,我的路渺茫無知,盡管它早已在我腳下……”。
我是十五歲的時候讀《論語》的,到現(xiàn)在其他的內(nèi)容都忘得七七八八了,不過《論語.微子》那句話,我是時時刻刻銘記在心的。什么話呢?就是楚狂接輿諷刺孔子那段話“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就是說,過去的事情已經(jīng)不能換回了,未來的事情還來得及呀。由于之前,有人有煩惱求問于我,我為他寫了《來者猶可追》,既然我們又是天涯淪落人,我就為你寫這篇《往者不可諫》,用來排遣我們心中的不快吧!
XX年3月9 日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