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郵票
李思成
我的奶奶是個(gè)集郵愛好者,奶奶有一本厚厚的集郵冊,現(xiàn)在奶奶老了,把這些集郵冊傳給了我,我非常喜歡里面的郵票,這些郵票真是豐富多彩,有動(dòng)物類、歷史人物類、建筑類、風(fēng)景類……,我最喜歡的郵票是一張熊貓郵票。
這張熊貓郵票呈長方形,它的邊緣全是圓頭的齒輪,這是方便人們把它從信封上撕下來,加以收藏。郵票的右上角寫著“1.5元”是它的面值,右上角是它的發(fā)行日期和發(fā)行單位,用放大鏡才能看到,寫的是“1976年上海郵政”。
這張郵票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正中間畫的一只大熊貓和一只小熊貓了,它們的后面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竹林,竹子長得非常的茂盛,葉子是那么的青翠,大熊貓長著的黑鼻子、黑耳朵、黑腿,其余全是白色的,胖乎乎的,顯得非常的笨重,那胖乎乎的腳趴在石頭上,把頭伸到竹林里的小溪中,用舌頭“嘩啦嘩啦”的喝水,喝水時(shí)耳朵豎了起來,好像是在聽有沒有敵人來了。小熊貓就更靈巧了,它用那敏捷的雙腳踩在竹子上,津津有味地吃著竹子,它把竹子折成兩半,一半叼在嘴里,另一半舉過頭頂,像是孫悟空抓著金箍棒,看上去搞笑極了!
我喜歡這張郵票,因?yàn)榭匆娝,就?huì)讓我笑出聲了,而且還讓我知道熊貓是多么的可愛我們可要保護(hù)大熊貓了。點(diǎn)評:
語言表達(dá)流暢、生動(dòng),開頭用對比的方式引出要寫的熊貓郵票,對熊貓郵票的外形、圖片介紹詳細(xì),描寫順序一目了然,想像出的動(dòng)態(tài)描寫,使畫面更加充實(shí)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