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
樟木頭中學初三(6)班:潘小冰
百花齊放,百草復蘇,標志著春天的到來;烈日和鳴叫不止的蟬兒是夏天的代表;落葉繽紛,果實豐收是秋天的象征;北風呼嘯,冰天雪地,人們感到了嚴冬的無情。又有詩人感嘆道:“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我們在熟悉的地方,遵循熟悉的定律,知道何時應該做何事。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新的事物,生活將變得乏味,日子也就這樣過了。
家鄉(xiāng),這個我熟悉的地方,我人生的起源地,我寄托童年的地方。今天,我又回來了。家鄉(xiāng)沒有多大的變化,依舊是泥濘的小路,碧綠的小河,青翠的竹子。比較明顯的變化可能就是祖母又年邁了許多。大人們開始變老了,當初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又多了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小孩子。
因為老家是沒有電腦的,電視也就幾個頻道,所以我只能隨便轉轉,跟小孩子們玩玩。他們喜歡粘著我,不到兩三天,我就跟他們混熟了。
我突然想吃零食了。記得回來時我身上帶了些錢,而且也好久沒有去過老家的小店了,所以我決定帶他們?nèi)バ〉曩I吃的。老家的小店還挺遠的,要穿過一條泥濘的小路,小路的中間還有一個草亭。我記得以前這里還會拴著一頭牛的,現(xiàn)在就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草亭子了。小路的末端有一座空房子,似乎是別人不要了的,門都破了,里面空空的,一到晚上就顯得很恐怖。我最喜歡它的地方,是它那微微上翹的屋檐,雖然老家很多這樣的屋檐,但我不知道是為什么,就是對它情有獨鐘?赡苁且驗樗椭車木拔飿嫵闪艘环利惖膱D畫吧!
小店的東西還是那么便宜,五毛錢就能買兩包,我們買了很多包。一邊回家一邊吃,才走到那條小路就下雨了。我們就全部跑到那個屋檐下去避雨,我剛跑到屋檐下,就發(fā)現(xiàn)空屋里有兩個小孩,他們在玩屋子里的茅草,小孩子們到一塊,不認識的都認識了,零食一起吃,茅草一起玩。我呢,就參與玩了下,于是就在屋檐下看雨了。
還沒過多久,我就聽見里面吵起來了,我進去一看,原來是他們在搶最后一道茅草。有個小孩哭了,我上前去勸架,把茅草分成幾份,大家都開心。隨后,我又帶領他們和我一起去玩水。他們蹲在屋檐下,拿著茅草劃著水洼里的水,玩著玩著就把水當傣族的節(jié)日玩了。單純稚嫩的臉上,淚水早干了,只有晶瑩的水珠,只有天真無邪的笑容。那時候,我知道我為什么喜歡這個屋檐了。
我仿佛看到了圖畫中的茅草屋,屋檐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我仿佛看到了童話中的迪斯尼。因為有了孩子們,無論是哭聲,還是笑聲,或者水聲……更有那被農(nóng)村父母忽視的——孩子的天性。這風景卻讓我參與其中,讓我享受其中!
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有那些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美好的風景!
輔導老師:劉會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