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2)
XX年可謂多事之秋,而諸多的不幸仿佛都降臨在了日本,連續(xù)的地震以及后來的核泄漏使得日本人民的命運生死攸關,然而,打開關于日本地震的網頁總能看到一些很讓我失望的文字,在身邊總能聽見一些仿佛是在愛國的言論。我想說,難道日本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天災就真的值得那些憤青們如此的興奮么,中國難道要以這樣的方式來報復甲午戰(zhàn)爭和侵華戰(zhàn)爭么?如果有人回到是的話,我為中國感到悲哀,因為憤青們的種種言論無疑是置中國泱泱大國的形象而不顧,枉費了五千年文明,做出了一種潑婦罵街的姿態(tài),甚至不用說這些,看著別國的人面臨著死亡而歡喜雀躍,這些人首先來說不具備基本的人性,既然不具備基本的人性,又何談愛國呢?很難想像連人都不愛的人會去愛國。
談起這些,我想起了很多,抵制日貨,抵制家樂福,沈陽體育館圍攻日本球員......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了太多太多了,想起這些,我感到深深的無奈。我要說,愛國不是潑婦罵街,不是像小孩過家家那樣,使個小性子,人家就會給你糖果,抵制和叫罵對于愛國來說,只能是南轅北轍。我想,更多的中國人應該想的問題是如何使得中國從本質上進步、富強,而不是紅著眼睛看別人,閉著眼睛看自己,對于別人的優(yōu)秀只有嫉妒的心態(tài),對于自己的不足而不聞不問,甚至引以為豪。憤青們的所謂愛國注定只能是缺乏理智、考慮欠佳。
我認為,愛國不是口號,不能只放在嘴巴和喉嚨里;愛國不是作秀,不能只憑借一個又一個的紀念日;愛國更不是賭氣,更不能只憑借抵制和謾罵。不要以為不買日貨就是愛國,不要以為辱罵日本球員就是愛國,更不要以為反對英語課就是愛國,我們應該看到的是,我們與那些我們不屑一顧或者厭惡的國家的差距,為什么日貨會有巨大的市場,為什么中國足球落后于日本,為什么英語會成為世界語,我想,作為一個愛國者應該多去想一下導致我國落后,別國強大的原因,多去回憶一下中間的過程,而不要總把怒氣釋放在結果之上。如果憤青們還保持著一個天朝上國的心態(tài)而盲目排外的話,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中將會有第二座圓明園被焚燒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人之強大在于一種兼容并包的態(tài)度和無所不包的文化,我之落后在于曾經的盲目自大和閉關自守,1978改革開放打開了現實中的關隘,外來事務大量涌入,而在很多人,特別是憤青們的心里還是有一道緊閉的關沒有開放·,這并不是愛國的心態(tài),而是長期封閉導致的一種不良后果,使得心里的這道關開放海關、建立特區(qū)、開發(fā)浦東更加任重道遠。正是如此,很多人不經意間被高漲的情緒引向了誤區(qū)。當代的憤青正是如此。他們把叛逆的心態(tài)誤認為成了愛國。
我想,與其說憤青們的行為是一種失敗的愛國行為,不如說這是中國滯后于人的一種現象,一部分中國人不懂得在文明的時代應該如何去愛國,做好一個新時代的公民,其行為還滯后在義和團“扶清滅洋”的時代,這樣的愛國只會產生更多的笑柄,對于中國在世界的形象無助而有損。日本地震、核泄漏我們真的應該笑么,不,別忘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中國不是也體會到鹽荒的危機了么;韓日球隊被巴西淘汰,我們真的應該大聲叫好么,不,別忘了,中國足球距離韓日的差距還很大;美國的9.11,我們真的應該手舞足蹈么,不,別忘了,不論處于哪個國家,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應該有人性,有了基本的人性,才會懂得怎樣去愛國。
最后,我想說,愛國不用走到街頭,對著網絡視頻一通亂罵,當你坐在英語課堂里安靜的去聽一節(jié)英語課就已經是愛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