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自由
自由,不是無拘束地行動。而是,順其自然,在內(nèi)心最平靜的情況下,去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
生物在不斷的進(jìn)化中,會失去原有的特性;人在不斷成長中,也忽略了自由的本質(zhì)。如今的人們所追求的自由,簡單的說,就是不工作,做自己想做的事,卻能換取報(bào)酬,這就是所謂的“不勞而獲”!白怨偶w绔少偉男”,古代的那些紈绔子弟正是為了追求所謂的“自由”,而失去人生的本質(zhì)目標(biāo),晚年即使浪子回頭,也只能“徒傷悲”。
自由是人生最為神圣的東西,所以,不要因?yàn)橐患褐蕉栉哿怂\|體的自由是大多數(shù)人所追求的,他們只注意到了“身自由”,而沒有重視“身心自由”,所以到頭來他們思想還是受到了束縛,并不自由。這也是大多數(shù)人在“自由”后產(chǎn)生空虛感的原因。
何謂自由?先來看看例子:莊周夢蝶,莊子在夢中認(rèn)為自己是蝴蝶,有所追求,大道存于心,而又毫不拘束,故有《消遙游》傳于世;蘇軾身貶黃州,盡管無法擺脫人情世故,卻還是要“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shí)忘卻營營”;陶淵明身離紅塵,思想不為外界干擾,著《桃花源記》、《歸來去兮辭》……。人生的自由,是建立在“道”上的,是建立在那片純凈的內(nèi)心之上的。沒有追求,就沒有自由。
盡管現(xiàn)在我們的自由已被欲望所覆蓋,但人的享受又使自由得到一方自由的凈土: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也向往著《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也向往著“歸來去兮” ……。其實(shí),自由就在我們身邊,這不取決于它怎樣對待我們,而是取決于我們怎樣對待它。如果只知一味抱怨現(xiàn)狀就會失去;但如果你在束縛中去尋找,你就會得到更多——即使那些規(guī)矩令你窒息,但只要學(xué)會“鉆空子”,自由就在身邊。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有涯遇無涯,殆矣!睂W(xué)無止境,即使是莊子這樣消遙的人,自由中也有追求,更何況我們?
“生命誠可貴”,生命是人最為珍貴的東西;“愛情價(jià)更高”,愛情是人最神圣的東西;“若為自由幫,兩者皆可拋”,自由不是源于軀體,而是靈魂。
解脫束縛,還不如不在乎;追求自由,就是在拘束用追求尋找自由。不要感嘆人生的苦難,因?yàn)樽杂删驮谏磉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