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鶴”點睛
方老師進了教室,拿出粉筆,“唰唰唰”地在黑板上畫了些什么,我們飛出窗外的心一下子被收了回來。
黑板上呈現(xiàn)了一只亭亭玉立的鶴。細長的嘴,細長的脖子,纖細的腿,像淑女回頭似站著,可是,似乎少了些什么。
“一個人沒有了眼睛,就沒有了心靈的窗戶,動物也一樣。”方老師感慨道,“那誰來幫它添上眼睛呢?”
話音一落,同學的手像雨后的春筍一般,爭先恐后地冒出來。“我!”“我!”“我!”最后,馬雪有幸被選中?此堑靡獾纳袂,他顯然對這次“點睛游戲”胸有成竹,信心百倍了。只見方老師把事先準備好的布將他的雙眼蒙住。接著,方老師扶著馬雪上了臺階,遞給他一枝粉筆。于是,馬雪一步步挪到黑板前,用手摸索著黑板,可還是有些猶豫不前,然后,很不自信地用粉筆定位,剛想畫上去,卻引來了一陣哄堂大笑,他趕緊收筆,總算憑著“第六感”來到了那只沒有眼睛的鶴前,他雖然選好了位置,但始終不敢下筆,手微微發(fā)抖,終于,在經(jīng)過了一番心理斗爭之后,在一陣哄笑聲中,他“牛頭不對馬嘴”地在鶴頭頂上畫了眼睛。再看看那只鶴,似乎在責備馬雪沒有“拯救”他。馬雪看了自己的“杰作”,低下頭,不好意思地笑了,同學們更使笑得前仰后合。
這堂課真是生動有趣,歡聲笑語回蕩在教室中,回蕩在每個同學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