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國畫的不解緣作文800字
墨是最具情懷的顏色,一點墨色,就能把中國的山水畫盡。
——題記
在我八九歲的時候,就與國畫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父母送我去學(xué)習時,老師的一次展示讓我印象最為深刻。他把整張宣紙在空中一揮,宣紙“刷”的一響,宛如旗幟獵獵風響。接著鋪展在桌子上,長方形的鎮(zhèn)紙放在其上,宛若威嚴的士兵在駐守邊防。老師用筆輕蘸了一點墨,起筆動作飄逸又帥氣,胸有成竹地在紙上鋪展開來。落筆時輕時重、時急時徐、時柔時剛。輕柔婉轉(zhuǎn)間如陽春三月楊柳拂碧湖,豪放剛勁間似三九寒天枯枝刺穹蒼;輕輕緩緩處如少女持梳理云鬢,如二月春風拂面龐;急急忙忙處似將軍操戈掃千軍,陡似狂猛罡風刺心上。一筆先輕撫紙面,如輕功水上漂;一筆重挫宣紙,似降龍十八掌。遠山用淡墨,模模糊糊游離于塵世之外;近山用濃墨,急急忙忙沖殺于塵土之中。遠山只畫了山頭,起初不明所以,卻見畫成之后,一座屹立于濃霧之中,為濃霧所遮蓋的山腰躍然紙上。蜿蜒的長嶺未曾畫完,起初不知為何,卻見收筆之后,一道蜿蜒于畫中,延伸于畫外的長嶺赫然而出。蜿蜒的長嶺、巍峨的巨山、叆叇的暮云、漫漫的風起,盡在一支筆內(nèi)……一畫終了,一座直刺云天的高山,和蜿蜒曲折的長嶺,在濃霧中若隱若現(xiàn);一座古剎,在深山中忽隱忽現(xiàn),悠揚的木魚聲和誦經(jīng)聲,仿佛真的從畫中響起……
我沉浸在畫中,老師卻已收筆,開始了講課。
那節(jié)課學(xué)習的是畫絲瓜——絲瓜的葉,在國畫里是長方形的。我不屑地從鼻孔噴出一道氣息,心中暗想,畫個葉子誰不會啊,于是思想就開了個小差兒。等到作畫時,才發(fā)現(xiàn)用墨實在笨拙,涂涂描描之后,卻成了五邊形,顏色濃厚,一點兒也不像范畫上的生動。我的額頭頓時冒出了一層細細密密的小汗珠。老師看出了我的為難,又給我示范了一遍。蘸上墨的毛筆像一位多情的姑娘,正搔弄她柔軟的烏發(fā)。老師又將筆拎起,空了空水,而后開畫。先用筆頭,力重而緩顏烏青,再用中鋒,輕柔而快色清淡。三下兩下,一片葉子赫然而出。我看得全身貫注,國畫的種種魅力如風展水面,在我心中漾出層層漣漪。
從最初的不以為意,到后來的沉浸其中,加之老師的個人魅力和耐心指導(dǎo),國畫對我靈魂的震蕩難以名狀。學(xué)習她、欣賞她,總能體會到妙不可言的感覺,我知道,這就是發(fā)自于內(nèi)心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