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詩詞為題作文800字
剛“遇見”古詩,大概是在我三歲的時候,那時候睡覺前,爸爸、媽媽總會念《靜夜思》《畫》《草》等一些古詩給我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那時候,因為年紀(jì)太小,所以我什么都聽不懂,只是糊里糊涂地聽著,機械地跟著爸爸媽媽一點點朗誦出來,其實一點也不懂什么意思。
七歲后,上了小學(xué),在學(xué)校,老師不僅教我們古詩,還會為我們講解古詩的意思,但是開始的我也是朦朦朧朧,還總是會念錯。不光說詩句了,就連詩人的名字都經(jīng)常會讀錯。比如杜甫,我總是會順口讀成了豆腐;再比如說李白(Libai),但我偏偏會把首聲母L說成N,這樣一來,就讀成了:你白。所以課堂上經(jīng)常惹得同學(xué)們哈哈大笑,而我也一臉茫然,幾次糾正,連老師也為我哭笑不得。『髞,媽媽說是我的舌頭不靈活,多多努力練習(xí),慢慢的就能改正。
也許是我努力了,也許是我的舌頭長長了,慢慢的我的發(fā)音是能讀準(zhǔn)了,也朦朧地理解詩中蘊含的意思,可是卻老油條染上了改詩的壞毛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沒死。”“清明時節(jié)鬼紛紛,路上行人嚇斷魂。”這些都出自我的手,成了我的經(jīng)典“杰作”。平時改詩不算罪大惡極,但卻害我不淺,有一次考試的時候,我居然把自己編的詩給順手寫了下去,本可以滿分的,就因為這樣,不幸地擦肩而過了,好冤!
痛定思痛,我決定還是老老實實地去背誦,還拿了一本專用筆記本一字一字的默寫和校對起來,直到一字不差,現(xiàn)在這本筆記本已經(jīng)成了我的《古詩魔盒》了。說也奇怪,原本只是朦朧理解老師講解的意思,卻慢慢的能體會到了詩中所折射的社會環(huán)境。比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為什么《游子吟》中母親要那樣做呢?孩子都那么大了,到底是為什么要一針一線為孩子縫衣服呢?“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原來,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為何會“遲遲”難歸呢?“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我想《涼州詞》中的詩句就是最好的回答吧。古時候,上了戰(zhàn)場的人,等戰(zhàn)爭結(jié)束,能有幾個人可以平平安安的回來呢?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成了每個游子身不由己的無奈,成了每個母親最擔(dān)憂的牽掛。
這就是我“遇見”古詩的故事了!六年級的我已經(jīng)能將《唐詩三百首》朗朗上口,《宋詞三百首》慢慢收錄到我的《古詩魔盒》,將來,我將繼續(xù)“遇見”古詩,余生,還請古詩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