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作文(2篇)
燈光作文(1)
我的故鄉(xiāng)在溫州鰲江,記憶中的鰲江是由一條條曲折深遠的小巷組成的。而令我記憶深刻的卻是我老家附近的一條臨巷,那里有著一束讓我至今難以忘懷的燈光。
在故鄉(xiāng)的夜晚,每次回家路上都要必經(jīng)一條臨巷小路。每每此時,總可以看到臨巷一間窗戶的燈光,穿過有著美麗花紋的玻璃,靜靜地瀉在小巷坑坑洼洼的地上。在那燈光下,也總有一個依稀地背影,在默默地做著什么。每每我經(jīng)過窗下,我不禁會想:這或許是個刻苦求學地莘莘學子吧,要不也是一位勤于耕耘地老者。
然而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樣又一次經(jīng)過小巷,那燈光卻異乎尋常地沒有亮。這時候我心中不禁開始留戀起那束溫馨的燈光。它不僅能照見小巷不太好走的路,而且能給夜行的人們壯膽。然而今天,這燈光為什么消失里了呢?我心里開始喃喃地呼喚著。
第二天早晨0路過小巷,卻見小巷里圍著一群人。很多人站在那燈光能照射出的窗前,輕輕地說著,嘆息著。我心中頓時涌起一種莫名的感覺,撥開人群,我站在了窗前。一位大伯深沉又悲傷的訴說使我明白了一切。
那燈光的主人,那個熟悉的燈光下的背影,是一個不幸的孤身老人。昨天夜晚,他靜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然而我卻怎么也不曾想到,這位老人竟是個盲人。明白了這一切,我的眼眶濕潤了。
一個盲人,卻在每一個夜晚,靜靜地坐在燈下,送上一片溫馨的光,給夜行的人們以平安和祝福,然后自己靜靜地諦聽著每一聲腳步,會心地微笑著,微笑著……他仿佛是一只蠟炬,身子眼看快熔化完了,但為了能夠照亮別人,還在繼續(xù)不停的燃燒。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曾寫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詩句表現(xiàn)了春蠶和蠟炬無私奉獻的精神,成為千古傳唱的佳句。而老人的行為不正是詩句中的真實寫照么?
在這燈下,這位可敬的老人雖然看不見什么,然而人們卻看見了那位老人一顆明亮的心,與這盞燈一樣潑瀉著溫馨而又寧靜的光,照耀著夜行的人們前行。
老人離去的第三個晚上,臨巷的燈又亮起來了。抬頭尋找光源,卻發(fā)現(xiàn)所有的窗戶都折射出一束光,照亮了整條漆黑的小路。
這束光不斷在我記憶中流淌,就像紅葉一般常常漂浮在我的眼前,它是那樣的平凡,卻又是那樣的閃著光芒。
燈光作文(2)
燈光
明亮的燈光
在發(fā)亮。
燈光!
你為人們付出了多少?
沒有你
那世界將是一片黑暗。
你默默無聞的工作
你是多么偉大。
可在人們稱贊的人中
卻看不見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