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為青松
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經(jīng)常帶我們到公園里去,教我們識別各種樹木花草,那些兒時的記憶,很是模糊,到現(xiàn)在還是有很多的樹名都叫不出來。唯有松樹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是一年的春節(jié),家里換了一本新的年歷,封面上就是棵醒目的松樹,它瘦瘦高高的個子,舒展著雙臂,站在巖石的縫隙間,任憑風(fēng)吹雨打,始終青春常在,巍然不動。它就是黃山那棵名揚中外的“迎客松”。
第二年夏天,媽媽帶我去黃山,我吵著鬧著非要去看迎客松不可。媽媽說:“黃山就是以奇松怪石而聞名中外,到了黃山,不看松是不行的!秉S山的松真是千奇百怪,它們有的成片聯(lián)手;有的獨立山頭,占山為王;有的站在峭壁上,不計年月有多久,有的像從石縫中鉆出來的一樣。走著,看著,不久我一眼就認出了年歷上的那棵迎客松了。媽媽說:“你看迎客松正在熱情的歡迎我們呢!”我站在迎客松下,感到特別的舒心、親切,就好像久別的朋友重逢一樣。媽媽又說;“你看它,成年累月熱情招呼著游客,從不覺得累,你再看它擁有的泥土卻很少,卻能堅強的長久站立在石縫間,我希望你能從松樹的性格中悟出人生的些許道理。”我默然的思索……
回來的路上,媽媽給我講了沙家浜的故事。那里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有18個紅軍傷員,在阿慶嫂等群眾的保護下,他們一邊養(yǎng)傷,一邊與敵人周旋,終于取得了最后的勝利,人們把他們譽為十八棵青松。
我懂得了媽媽的良苦用心,便脫口而出:“媽媽,我會成為一棵永不衰敗的青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