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精神
在人生的舞臺上,有些知識是不需要別人去告訴你,而是要你自己去體會。這樣,你才能更清楚的了解它……
今天,哥哥給我抓了一只蝸牛。我非常高興,于是我就把它養(yǎng)在一個塑料杯子里,想:蝸牛爬的這么慢,肯定爬不出來。想到這兒,我不禁暗暗贊嘆自己聰明,就去玩兒了。過了1小時吧,我來看蝸牛怎么樣了,結(jié)果令我大吃一驚,蝸牛爬到杯口了,但蝸牛怎么爬到杯口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就坐在凳子上仔細(xì)觀察蝸牛是怎樣爬到杯口的。
開始,蝸牛爬了半厘米左右,我的眼睛眨都不眨一下;慢慢的,蝸牛爬了一厘米左右,我有點(diǎn)不專心了;過了一會兒,蝸牛才爬兩厘米,我有點(diǎn)不耐煩了;最后,蝸牛才爬了三厘米,我氣極了,一下子把蝸牛扔到了杯底,氣沖沖的跑出去了。過了一會,我又來看,只見蝸牛離杯口不到兩厘米了。我很吃驚, 淘氣地想:蝸牛是不是故意氣我呢?我越想越生氣,又把蝸牛扔到了杯底。又過了一會兒,我來看時,蝸牛爬到了離杯口一厘米的地方了。這一次,我沒有把蝸牛扔到杯底,因?yàn)槲冶桓袆恿耍晃伵猿植恍傅木窀袆恿恕?/p>
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不是嗎?愛迪生為了找到更理想的燈絲,竟前前后后實(shí)驗(yàn)了1600多種礦物和金屬、近6000種植物纖維。談遷寫的《國榷》這本書就是他歷盡了千辛萬苦才寫成的,談遷年輕時東奔西走,廣泛收集資料,花費(fèi)了二十多年才完成這本書, 但一天夜里,談遷的書稿被盜。這無疑是一個沉痛地打擊,白發(fā)蒼蒼的談遷沒有被困難嚇到,而是又四處奔走,收集資料,在他63歲那年,竟又完成了更準(zhǔn)確更翔實(shí)的《國榷》。這些名人的事跡多么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呀!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品質(zhì),這樣才會創(chuàng)造出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