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閱江樓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參觀南京重建的閱江樓。
閱江樓建于南京獅子山主峰,山高七十米,樓高五十米。據(jù)歷史記載,1360年,朱元璋在此山下?lián)魸耻娝氖嗳f,六年后定都南京稱帝時,賜山名為獅子山,建造閱江樓,并與大學士宋濂各寫一篇《閱江樓記》,廣為流傳。后來閱江樓毀于戰(zhàn)火,有記無樓。如今,國泰民安,政通人和,人民政府投資重建閱江樓,再現(xiàn)了它的雄姿。
來到獅子山腳下,遠望閱江樓,高聳入云,好似仙人居住的亭臺樓閣。沿著石徑小路拾級而上,一座精美絕倫的仿古建筑躍然眼前,雕龍畫棟,氣勢輝煌。彩色琉璃瓦砌成的屋檐上雕有一只只凌空飛舞的祥龍和金鳳,圍繞四周的回廊柱上雕有一個個形態(tài)各異的獅子,共有一百多只。有的獅子抬著頭好像在朝遠方長吼,有的獅子腳踩彩球兩眼瞪著前方;有的小獅子躲在大獅子身后好像在捉迷藏;還有的小獅子大概太淘氣了,被大獅子用爪子按在地上¨¨¨進入樓內,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朱元璋當年坐過的龍椅,它和雙人沙發(fā)差不多大,上面鋪著繡有祥龍的黃色錦鍛,看似平常,但它卻是帝王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征。龍椅前還擺放著四只雕有龍的金色香爐,顯示出皇家的氣派。四周還懸掛著明代歷史上的大明疆土版圖。二樓是一些著名書法家的作品。最讓人震撼的是通貫三、四、五樓的巨幅瓷畫,這幅畫高12.8米,寬8米,瓷畫全都是用景德鎮(zhèn)的名瓷制成,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瓷畫,畫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整個過程,人物栩栩如生,色彩艷麗明亮。畫前陳列著鄭和下西洋所用的九桅十二帆船的模型,據(jù)記載,該船當年是由下關某船廠制造,從獅子山附近下水的。最后,我們來到了樓的最頂層,一眼就看見中央端放著的一張橢圓形的桌子,近前細瞧,才發(fā)現(xiàn)桌的四周側面竟然雕著一條條神態(tài)各不相同的小龍,原來此桌就叫做百龍桌,連桌腿都被雕成了龍頭呢,而四周的木椅上,則雕著威風凜凜的獅子,真是巧奪天工啊。桌上的指示牌寫著:請?zhí)ь^看。猛一抬頭,我不禁驚呆了,在房頂上還盤著一條飛舞的金龍,這條龍是用一根粗大的紫檀木精雕而成的盤龍,做工十分精致。這些精美的作品,無一不體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站在頂樓的長廊上向下俯視,南京城盡收眼底,今日的南京繁榮昌盛,處處高樓林立。遠眺長江,寬闊的江面上巨輪來來往往,南京長江大橋像一條鋼鐵巨龍橫跨長江,橋上的汽車川流不息。站在閱江樓上浩瀚長江一覽無余,我想:這也許就是閱江樓名字的由來吧?
參觀完閱江樓,我了解到明朝是我國古代最鼎盛的時期,在當時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我為我國有這樣的歷史而感到自豪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