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讀《虛榮的紫羅蘭》
今天,我讀了黎巴嫩作家紀伯倫的一篇文章,名字叫《虛榮的紫羅蘭》。讀過之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文章講述了一顆紫羅蘭,她夢想著造化把自己變成一支玫瑰,造化照辦了。午后,下起了瓢潑大雨,那只玫瑰已經被暴風雨弄得羸弱不堪了。接著,玫瑰死去了,但是她的臉上卻浮著“超凡絕俗”的微笑。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呢?紫羅蘭不安于現狀,想要追求更高的境界,甚至死也心甘情愿,這種想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符合實際的空洞幻想,不顧一切的錯誤要求,最終,只能毀滅了自己。
這篇文章的思想十分深刻。文章的主人公——紫羅蘭,是想追求更高的境界,但她不切實際的空洞想法,最終,使她葬身于暴風雨之下。在文中,紫羅蘭在瀕死的時候說了一段話,其中有一句話令我感受最深:“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更遠的東西。”是的,我們要不斷追求更高更遠的東西,才能使我們有成就,但我們也不要忘了,要追求符合實際的東西,不要追求那些似乎看起來十分美好,可實質卻是荒誕的、可笑的、虛幻縹緲的東西。紫羅蘭的悲劇的根基就是愛慕虛榮,這時,我想起了叔本華的一句話:虛榮最適合于膚淺的美。是的,愛慕虛榮,最終只會毀了自己。
我愛讀《虛榮的紫羅蘭》,因為它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人要腳踏實地的做事,就好比一個大樓,建在沙灘上,沒有堅固的根基,大樓總會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