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安兵馬俑作文
西安兵馬俑,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為了目睹這奇跡的真實風采,去年寒假,我們一家來到了西安參觀兵馬俑。
兵馬俑一共有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光一號俑坑就有6000多個陶俑。剛進入俑坑,我就被兵馬俑的雄偉壯觀震撼了。一眼望去,坑里全部都是一列列排列整齊的兵俑,中間用土隔墻隔開。墻的兩邊排列木制立柱,柱上放置橫木。但是這些木柱早已被項羽燒了。俑坑里的陶俑精神抖擻,整裝待發(fā),仿佛隨時做好了戰(zhàn)斗的準備,那么的威風,那么的神氣。讓人不得不感慨幾千年前秦軍的強大。
往里走了一些,我便開始細致的觀察兵馬俑。這些兵馬俑乍一看都是一樣的,其實仔細看才發(fā)現(xiàn)他們的衣著服飾造型各有千秋。排在前面的一個是立射俑,它身高178厘米,頭挽發(fā)髻,右腳左前斜出半步。左臂半舉,右臂橫曲胸前,手掌伸張。從他身上,我仿佛能看到當年秦國士兵的勇猛與紀律。還有一個與立射俑有許多相似之處的俑,它就是跪射俑。跪射俑高132厘米,可是它身上竟有一些彩色的花紋,我也不禁驚嘆起當年工匠們的高超技術(shù)。其實在兵馬俑剛出土的時候,它們?nèi)际遣噬,可因為氧化作用,兵馬俑身上的彩色幾乎都脫落了,所以這些兵馬俑看起來都灰溜溜的。跪射俑的處理非常細致,它的衣著表情,甚至連鞋底都是由工匠精心雕刻出來的。在普通兵俑的后面,有幾位身材高大,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魚鱗甲的兵俑,他們就是高級軍吏俑。高級軍吏俑高196厘米,頭戴鹖冠,雙手交垂于腹前。一看就是在認真思考,準備出謀劃策的將軍。還有幾輛用馬拉的戰(zhàn)車,它們就是銅車馬。銅車馬車長3。17米,高1。06米,總重量1241千克。每輛銅車都由四匹銅馬拉著。這些銅馬體態(tài)輕盈,神形兼?zhèn),中間兩只正對前方,左右兩只側(cè)身向前。那威武碩大的身軀,正如杜甫手下的“竹批雙耳駿,風入四蹄輕。”它車上的御官銅人兩臂前舉,雙手執(zhí)轡,每個手指的關(guān)節(jié),指甲都塑造得非常逼真。它們栩栩如生,透過它們,我仿佛看到了宏大的古戰(zhàn)場上,成千上萬的秦軍在黑龍旗的指揮下統(tǒng)一中國的過程。
關(guān)于兵馬俑的來歷,也是有許多的故事。據(jù)說當時秦始皇認為,人活著怎么樣,死了也要怎么樣,于是下令大規(guī)模的為他修建陵墓。因驪山風光秀麗,金玉雙全,正和他意,所以他把墓地選在驪山北麓,也就是今天的西安。據(jù)說他最先想殺一支軍隊為自己陪葬,但因為一位大將制止道:“兵還是得用來打仗的,殺了太可惜,不如照著他們的模樣一一對應(yīng)地做許多個陶人。”秦始皇同意了,便請當時的能工巧匠照著那只最驍勇善戰(zhàn)的軍隊做了許多兵馬俑。因此,兵馬俑才能做到“千人千面,千姿百態(tài)。”在秦始皇死后,項羽來到這里,不僅燒了俑坑,還奪走了兵馬俑手中的兵器。由于項羽手重,所以我們在發(fā)現(xiàn)兵馬俑的時候,全都是碎的,甚至連一個完整的都沒有。還得用工作人員一塊一塊拼起來,所以缺頭少腿的陶俑自然也就不那么奇怪了。主要是因為碎片丟失,就干脆讓他這樣?赐炅吮R俑,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感受到了古代戰(zhàn)場上的氣勢磅礴,驚心動魄,也仿佛看到了士兵們奮勇殺敵的情景。但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古代人民的智慧,他們在技術(shù)落后的古代,卻能做出令現(xiàn)代人都驚嘆不已的工藝品。我們也應(yīng)該學習他們的智慧,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西安兵馬俑不愧被稱為“天下奇跡”,這次旅行的收獲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