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懷念奶奶的文章精選三篇
第一篇:懷念奶奶!
歲月悠悠,時光如水,奶奶離去已經(jīng)有十五年的光陰了。每每想起奶奶,小時候的往事便歷歷在目。我時常夢見奶奶和我的童年,夢見奶奶輕輕地牽著我的小手,呢喃著我的乳名……奶奶啊,您可知道嗎?您永遠活在我的記憶中,活在我的心里。
我出生在廣西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因為我的爸爸是上門女婿,所以我從小都是在媽媽家生活的,我的外婆就是我的奶奶。記憶中的奶奶是那樣模糊而清晰,奶奶平時總是戴著一頂黑色的線絨帽,穿著一身灰藍的布褂子,彎著腰屈著背。奶奶滿頭銀灰色的白發(fā),慈祥的面容,飽經(jīng)風霜的臉龐。記憶中的奶奶沒有名字,因為小時候家里窮,奶奶也沒有上過學堂,不識字。奶奶是一個地道的農(nóng)家婦女,有著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家婦女的勤勞和善良,任勞任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奶奶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歷盡苦難而滄桑的一生!
奶奶年輕時很能干,媽媽曾經(jīng)告訴我說,在媽媽四五歲的時候,我的外公就因為保護人民群眾進山躲避日本鬼子而光榮地犧牲了。此后,奶奶再也沒有嫁人,一個人帶著我的媽媽過著孤兒寡母的生活。奶奶就是憑著一付瘦弱的身板,憑著勤勞的一雙手,擔起了整個家的重任;又要像男人一樣耕田犁地,忙里忙外。真的難以想像,在那種特定的年代里,一個沒有男主力的家庭會是怎樣的艱辛和困難。∧棠滩賱诹艘惠呑,到年老的時候,也一刻也不停歇,每天還要在院子里忙前跑后,做飯、洗涮,喂豬,喂雞,照看孫兒,孫女……奶奶啊,您就像一盞快要燃盡的煤油燈,燃燒了您自己,照亮了這個家,也照亮了您孫兒,孫女們成長的路。奶奶啊,我們將永遠地感謝和懷念您呀!
我從小也是在奶奶的懷抱里長大的,我上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因為我是老幺,所以小時候,家里人很是疼愛我,特別是奶奶,是那樣疼愛和呵護我。我和奶奶也形影不離,奶奶就是我童年的全部。由于那時候,奶奶年事已高,背也駝眼也花了,雖然身體硬朗,但已行動不便了,只能在屋里做些家務活。于是,這時候,我既是奶奶的小尾巴,也是奶奶的小幫手。我常常跟隨奶奶打掃庭院,抬水桶,澆菜,喂豬,喂雞喂鴨……記得每天天還沒亮,奶奶就早早起床了,燒柴,洗米,煮粥,準備一家人的早飯,又開始了忙碌的一天。每天我起床的時候,都能吃到奶奶為我調(diào)好的一碗熱乎乎的白糖熱粥,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頓早飯,至今卻讓我回味無窮,懷念不已。
記得那時候,在離我們村子二十幾里的地方有一個礦山。礦山盛產(chǎn)錳礦,村子里的人空閑的時候,也經(jīng)常到那里打打零工,補貼家用。礦山附近有一個集市,因為離村里最近,所以我們村里的人經(jīng)常去那里趕集。記得小時候,奶奶曾帶我去趕了幾次集,每次奶奶都緊緊地拉著我的小手,怕我走丟了。因為路上要經(jīng)過兩座山,一片柑桔林,最后經(jīng)過一座小石橋,才到達集市。小時候逛集市的感覺真是好玩極了,新鮮而好奇,看著那些琳瑯滿目的商品,就是沒有錢買,但看著那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每次跟奶奶趕集,最開心興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和奶奶在集市的粉攤下面,吃上一碗熱乎乎的米粉。記得每次吃粉,我都喜歡先喝上幾口粉湯,然后用兩根筷子夾起數(shù)根滑溜溜的米粉,嘴上發(fā)出“唰唰唰”的響聲,開心,得意而幸福的吃著。每每這時,奶奶都是坐在我的身旁,關(guān)切地看著我,慈愛地笑著。
還記得小時候,每次我生病的時候,奶奶都要從家里點燃一把稻草,然后走向村外,幫我喊魂:“明兒啊,回來嘍,快回家吧……”奶奶邊走邊喊,手里一邊搖晃著冒著青煙的稻草,嘴里一遍又一遍地喊著我的乳名,呢喃著一些詞兒,希望附在我身上的邪氣快快煙消云散,希望把我健康的魂魄喚回來。今天看來,當時奶奶的喊魂是有點封建迷信了,但也許在我們當?shù)剜l(xiāng)下農(nóng)村,這也許只是一種民風民俗罷了,重要的是這是奶奶對我的一種美好的祝愿和慈愛的表達方式,是奶奶讓我感到家的溫暖和親情的力量,這就足夠了!雖然奶奶不識字,沒文化,但奶奶對我的呵護,對我的關(guān)懷和愛,卻讓我感激涕零,終生難忘。
我還清楚地記得,在我五六歲那年,那是一個玉米成熟的季節(jié)。有一天午后,我和奶奶來到離家?guī)桌锿獾挠衩椎乩锸沼衩。想著等會回到家就有玉米吃了,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于是便在玉米地又躥又蹦的。蹦著蹦著,只覺得我的左腳底下一陣鉆心地疼痛,我低頭一看,天哪!我不知怎地踩上了奶奶帶來割草的彎月鐮刀,只見一股鮮紅的血流了一地,我被嚇得大哭起來。這時候,奶奶丟下手中的玉米,邊哄我邊拾起鐮刀放在竹籃里,然后吃力地把我抱到玉米地旁的一棵苦楝樹下。遠近不見一個人影,況且這里離家還蠻遠的,我真不知道奶奶該怎么弄我呢?只見奶奶快速地扯下兩抓苦楝樹葉,接著放進嘴里咀嚼了一會,然后把熱粘粘的一團東西敷在我的傷口上。過了一會,我腳上的血慢慢地止住了,但傷口還是很痛。這時候,奶奶又扯起她那灰藍布褂子的衣角,一邊輕輕地幫我擦拭著眼淚,一邊安慰著我說:“明兒乖啊,別哭了,還疼嗎?都怪奶奶不好,沒有把鐮刀放好,別哭了啊,我們現(xiàn)在就回家,回家奶奶炸玉米給你吃……”說完,我看到奶奶背著我轉(zhuǎn)過身去,慢慢地蹲下來,彎著腰,佝僂著背……奶奶就這樣用她那彎彎的駝峰背著受傷的我往家里走去。她右手拿著竹籃,左手托扶著我。我只能乖乖地伏在奶奶溫暖的駝背上,心里卻在想道:這怎能怪奶奶呢?不是奶奶沒有放好鐮刀,而是我自己不小心呀!現(xiàn)在卻連累了奶奶,我真的沒用,一點用都沒有!當看著奶奶走過那條窄而陡的鄉(xiāng)間小路,步履蹣跚地,一步一步地,負重而吃力的樣子,我童真的明眸里噙滿了淚花,在淚光中,我看到奶奶硬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把我背到了家。回來后,奶奶又親自為我喂藥,包扎傷口。而奶奶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卻舍不得坐下休息一會,又去起火,燒水,為我煮玉米吃去了……奶奶啊,您辛苦了,您受累了!您的善良,慈祥,純樸,以及對我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直到現(xiàn)在,我腳底下的那個傷疤還清晰可見,每當我洗腳或洗澡時,撫摸到那個疤痕,就好似又撫摸到我的童年一樣,奶奶那親切而熟悉的身影又浮現(xiàn)在眼前。但是因為奶奶的離去,我再也看不到她老人家了,所以在我的心里啊,每每都在隱隱地作痛。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對奶奶的追憶和懷念卻是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深厚了啊……
這就是我的童年,這就是奶奶和我的童年往事,還有那些星星點點的記憶碎片,將永遠埋藏在我的心靈深處。
后來,因為我爸爸調(diào)到城里工作,所以在我七歲那年,爸爸也幫大姐在單位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因為有人照顧了,所以我也跟隨爸爸,大姐回到城里生活,上學了,從此我便離開了奶奶溫暖的懷抱。但每年的寒暑兩假,我就會回到老家,回到奶奶身邊,盡情地享受著和奶奶在一起開心的日子。再后來啊,爸爸在城里分得了房子,也把鄉(xiāng)下的媽媽和哥哥也接了過來,從此,我們?nèi)揖退阍诔抢锇布衣鋺袅。遺憾的是,因為那時候,老家里還有房子和田地需要有人照看,所以二姐和二姐夫,還有奶奶就留在了老家。記得奶奶來城里住了兩次,每次都住不到半個月就回去了,奶奶說城里是很熱鬧,但空氣不好,她住不習慣,還是鄉(xiāng)下好,奶奶還是喜歡鄉(xiāng)下的生活。
記得我初二那年,聽說奶奶生病了,在回鄉(xiāng)下看奶奶的頭天晚上,我跑到一個藥店,我用平時攢下的幾十塊的零用錢,給奶奶買了兩盒“百年樂口服液”和“太陽神口服液”。這兩種牌子的口服液是當時最為流行的保健類藥品,當時的電視廣告上都說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這也是我這一輩子給奶奶買的的一樣禮物。奶奶啊,你可知道嗎?從那時起,我就暗暗下定決心,等我以后讀書畢業(yè)有了工作,我一定要讓你好好地享受生活,不再受病痛的折磨,健康長壽,安享晚年……可是,想不到的是,我還沒來得及兌現(xiàn)我的諾言,您就這樣急匆匆地走了,奶奶啊,您是我心頭永遠的痛呀!我為我不能為您盡到孫兒的孝道,而感到深深的遺憾!
奶奶走的時候,是在我初三的下學期,那是在我中考的前夕。當時,我正離家在外求學,因為家里人怕影響到我的情緒和學習,而沒有通知我奶奶病重的事。我記得當時大姐還寫了一封家書告訴我,說奶奶現(xiàn)在身體蠻好的,奶奶很掛念我,叫我不要擔心奶奶,讓我好好學習,多吃點肉,保重身體,中考順利!末了,還說小外甥也很想我,整天阿舅阿舅地叫我,希望我中考后就趕快回家……現(xiàn)在想起來,全家人都在瞞天過海地欺騙了我,為什么他們當時不對我實話實說呢?為什么不讓我見奶奶最后一面!盡管那年的中考,我考了五百多分的好成績,自己也如愿地考上了理想中的一所重點高中,可是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我再也見不到親愛的奶奶了。在我回家后的當天晚上,爸爸就意味深長地告訴我了奶奶去世的的消息,他也對我解釋了不及時告訴我的原因是怕我中考考不好,影響到我的正常發(fā)揮,叫我不要悲傷,過幾天就帶我回老家給奶奶燒香上墳……我一時無語,我還能說什么呢?我定定地站在原地,兩眼茫然地望著窗外,想念著奶奶那慈祥,溫暖的面容;想念著奶奶往昔對我的好!一時間,兒時的記憶又如潮水般襲卷而來,情感的閘門如洪水般一瀉千里……
幾天后,我們一家人,又再次踏上了回鄉(xiāng)的歸途,然而這次回鄉(xiāng)下老家,我的心情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整整一個暑假,我都一直沉浸在失去奶奶的悲痛心情之中。我為沒能看到奶奶最后一眼,為沒能在奶奶的病床前盡到孫兒的孝道,也為沒能在奶奶出殯時送奶奶最后一程,而感到深深的內(nèi)疚和遺憾啊!
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道水,村還是那座村,我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回到了生我養(yǎng)我的那片土地,還有我最親最慈祥最疼愛我的奶奶。奶奶,我們回來了,您最乖的孫兒回來了,而您在哪里呢?
庭院的大門是半敞開著的,小外甥蹦著喊著直奔向我,二姐正在忙著喂豬雞鴨,二姐夫在外放牛還沒回來。我輕輕推開堂屋那扇厚重的木門,只聽到一聲“吱哪“的響聲,老屋里顯得那么的安靜。想在往日這時,奶奶都會挺著腰板歡迎我們回來,每次都對我噓寒問暖的?墒,這次我的心卻落了個空!奶奶啊,為什么不見您在家呢?你真的是離我而去了嗎?我環(huán)視著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家:一張破舊的老床依然佇立在眼前,那是奶奶睡覺的地方,也是小時候為我驅(qū)趕蚊蟲,哄我入睡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墒,平時放在堂屋閣樓上的那尊壽棺卻不見了蹤影,這尊壽棺從我記事起就一直沒動過的,現(xiàn)在卻不見了……現(xiàn)實殘酷地告訴了我,最親的最疼愛我的奶奶真的是離我而去了,那副壽棺是為奶奶預留著的,現(xiàn)在壽棺不見了,奶奶也不在了。頓時,我的心里涌上萬般愁緒,我的心里好凄涼,好悲哀,好失落。壽棺帶走了苦難了一生的奶奶,奶奶也隨著壽棺,永遠地長眠在村外的那座風山頭上,長眠在那片熱土之中……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我都會回老家看望奶奶,為奶奶掃墓,燒香,祭奠,祈禱。奶奶啊,我來看您來了,您也抬頭看看我!奶奶啊,您為什么不說話呢?大姐曾經(jīng)對我說,您走的時候,嘴里一直喊著我的乳名,一直盼著能看上您的明兒最后一眼,可是您卻沒能等到我回來就匆匆地走了。奶奶啊,現(xiàn)在您能看到我了嗎?如果您在天有靈,您一定會看到我的,您一定會保佑我的,您也一定會一如既往地呵護我,疼愛我的,是吧?奶奶!……奶奶啊,我永遠都感謝和懷念您!您就安息了吧!……
我輕輕地捧起一把新土,輕輕地把它播撒在奶奶的墳頭。我的眼睛早已濕潤了,淚眼朦朧中,我依稀又看見了奶奶那親切而熟悉的身影,只見奶奶彎著腰屈著背,搖搖晃晃地向我走來,奶奶也遠遠地望著我,一聲聲呼喚著我,對我微笑著……
往事如風,人生如夢,不知不覺中,奶奶離開我已經(jīng)有十五個年頭了。奶奶的尸骨也早已化為灰盡融入了家鄉(xiāng)的泥土,融入大山之中。如今我也已三十而立了,也成家立業(yè)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對奶奶的追憶和懷念卻是與日聚增,我對奶奶的思念卻是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深厚了!如今,我也是一個做了父親的人了,也更能理解了奶奶往日對兒孫們那種無私的愛和無悔的付出!!
奶奶啊,我將永遠深深的懷念您!
第二篇:懷念奶奶
奶奶去世八周年了,時年94歲。
按說,奶奶也算高壽了,屬于喜喪。但奶奶的去世給我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傷痛。
奶奶從28歲守寡,拉扯大了父親,里里外外一把手,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艱苦的生活也造就了老人家堅強的個性和硬朗的身子骨。在我的記憶中,奶奶從沒有病過,只是曾經(jīng)頸部長過一個瘡。那是我上軍校后的事情,大概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剛剛包產(chǎn)到戶的時候。當時七十多歲的奶奶還在大夏天摘棉花,天熱上火,脖子上的“熱火毒”總癢,便在摘棉花不時用手抓抓。因為棉花葉上噴達農(nóng)藥,感染了的“熱火毒”爛成了“瘡”。多方求醫(yī)不愈,還是到保定治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好。除了這個就醫(yī)的經(jīng)歷,母親說奶奶沒有看過病。
我是奶奶一手帶大的,從小就喜歡偎在奶奶的懷里聽奶奶講楊家將的故事,依在奶奶的膝蓋上看她紡線,慢慢地竟也學會了,學會了的還有捏餃子。待我的孩子出生,需要老人幫著照看的時候,母親心臟病嚴重,奶奶便自告奮地跟我去了塞外的古城。第一次坐火車的奶奶惹得滿車人觀看,因為奶奶地道的三寸金蓮、斜襟、纏腿和精致的小籫。
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一個小肉團團養(yǎng)成了一個剛能站立的小孩子,時間也過去了九個月。奶奶畢竟是八十歲的人了,抱著孩子上三層樓越來越吃力了。有一次,抱孩子在院里轉(zhuǎn)悠,天氣突變,著急的奶奶摔了跤,嚇得再也不給看孩子了。送走奶奶后,給孩子找了幾個保姆,都不理想。無奈之下,又把孩子給奶奶送回了老家。就這樣,奶奶拉扯大了父親,帶大了我,又幫著帶大了我的孩子。因此,我和我的孩子對老人家感情至深。
就是這樣一個一直身體健康的老人,直到94歲還能生活自理。只因一次雨天,自尊、干凈了一輩子的老人執(zhí)意不在屋里方便,在去院里廁所的路上摔了跤。人老了,骨頭脆,這一跤就把奶奶的胯骨摔折了。自尊、干凈了一輩子的老人,也只能臥床了。人老了,骨頭接上也長不上的,各種生命養(yǎng)分慢慢地流失,各種器官也隨之逐漸枯萎。到奶奶最后的日子里,喪失了吞咽的功能,奶奶只能靠吊葡萄糖維持生命。在依靠吊葡萄糖維持生命的17天里,老人慢慢喪失了心智,其實就是個昏迷不醒的植物人了。待我趕到家的時候,奶奶已徹底咽氣,身體萎縮得不足一米。
痛不欲生!
奶奶帶大的我,沒跟我享過一天的福。給我?guī)Ш⒆拥娜兆,也因當時的物價上漲,生活用品奇缺,天天吃的還是老家也不再吃的粗白面。我調(diào)北京后房子大了,手頭寬裕了,奶奶卻再也未進過我家進過城。奶奶臥床的日子,我在跟前的天數(shù)不及本村的鄉(xiāng)親。自尊、要強、慈祥可親、樂于助人了一輩子的奶奶是受人愛戴的。那盛夏的17天個晚上,每天都有滿院子的鄉(xiāng)親陪著候著,生怕錯過了送老人家最后一程的機會。于是,和當年父親去世一樣,我也沒能親眼見上老人的最后一面。
遺憾終生!
第三篇:懷念奶奶
多少次,我夢見我回到了童年的天空里。那個天空里有徹夜的蛙鳴、有晚霞中振翼的紅蜻蜓、有故鄉(xiāng)水墨般的山水,而奶奶則是那個天空里的一道永恒的風景。
奶奶身軀瘦小,微駝,腦后終年梳著髻,腰間總是系一條圍裙,并有一雙裹過的且不成功的小腳。奶奶生于一個封建的破落家庭,從小沒有名字,只聽見和她年紀相仿的人稱之為朱吳氏,有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女性,在爺爺先她三十年去世后,卻能辛苦地將四男二女撫育成家,并獨立操持著這個大家庭。
很小的時候,父母不在家,便是奶奶一直帶著我,寧靜的夏夜,我偎在奶奶的膝下,數(shù)天上閃爍的星星,聽奶奶講那牛郎織女的傳說,唱著奶奶教的諸如“亮巴巴,跟我跑,跑到三元橋,我吃豬頭你吃毛”之類的童謠。印象中,奶奶帶孩子很耐心也很細心,四個堂哥弟全是經(jīng)她的手抱大的,我是個難“伺候”的孩子,面黃肌瘦、挑食、任性,這種種的缺點都讓她疲于應付,在那物質(zhì)生活貧乏的歲月里,她得變著法子去迎合我的胃口。每天上學時,奶奶都往我的書包里塞一個熱乎乎的雞蛋,這在當時的孩子們心中,已經(jīng)是一種難得的奢侈了,而她平時甚至舍不得泡一碗稀粥喝。鄉(xiāng)下缺糧,年邁的奶奶便領(lǐng)著我去撿那收割后落下的稻子麥子。常常是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我,在夕陽的余輝里抬著一圍裙的穗子歸來。
奶奶一生中沒有怎么享受過,勤儉樸素的傳統(tǒng)女人的作風在她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舍不得花錢,舍不得吃用,一年到頭難得買上幾套衣服,家里的一套粗布衣褲可以反反復復得穿上好幾年,甚至于補了又補的。即使家里條件寬裕后,奶奶仍然這樣。
97年我大學畢業(yè)后的第一天,我就去奶奶家。轉(zhuǎn)過村頭,遠遠的看見了奶奶的微駝的身影,頭戴著笠帽在田里拔稗草。那顫悠悠的忙碌的身影,就像一枝螺旋,在這片黃土地上如此經(jīng)年不息地轉(zhuǎn)動著……近了,我向奶奶奔去,仿佛久積的思念隨著狂急的腳步?jīng)Q堤。奶奶見到我,高興地笑了,笑的那么開心,此時,好象她臉上歲月的輪回已經(jīng)慢慢地展開。但不經(jīng)意中,我看見奶奶掏出了手帕,顫動的手輕輕地擦拭著眼睛。一進屋里,奶奶便東屋西屋地忙著找我平時最愛吃的東西。我告訴奶奶別忙來忙去的,坐下來說說話,而她卻說平時有好吃的東西都給我留著,如果我不吃,她心里不安穩(wěn)。看著奶奶彎彎的脊背,花白的頭發(fā),在屋里踮著小腳,頓時陣陣酸楚襲上心頭。走的時候,奶奶拄著拐杖,微駝著身軀,在路邊向我揮手,眼睛隨著車行使的方向望著,望著……
但是誰又能想到,那一次竟成了我和奶奶之間的永別,接下來的一個禮拜,當我還在和弟弟睡午覺的時候,接到村里鄰居的電話,奶奶倒在灶邊已經(jīng)去了,竟然一句話也沒有留下,也沒有見到她的任何一個子孫,可以想象,在奶奶臨去之時是多么痛苦與孤獨!......
最近幾年,因忙于生計,已是很少回老家了。今年清明的時候,回去上墳,見到老屋的四周早已是芳草深深了,再想想從前奶奶在世的日子,心中不禁感慨萬分。走的時候,透過車窗,我仿佛又看見奶奶拄著拐杖,微駝著身軀,依然站在路邊向我揮手,眼睛隨著車行使的方向望著,望著……
老屋的后面有兩棵銀杏,那是九年前奶奶手栽的,如今已是綠陰如蓋了。